阅读下面的“节电小贴士”,完成下列各题题。(共5分)
我们看电视的时候,如果荧光屏的亮度调得太亮,喇叭的音量过大,不仅影响我们的视力和听力,还会消耗更多的电能。电冰箱内的食物堆放得太满、过密,会阻碍冷气流通,造成冰箱不制冷,应尽量减少开冰箱门的次数,否则也浪费电。饮水机保温的时候会耗电,用完及时关掉电源就能节电。夏天,空调制冷时,设定温度每提高1℃可省电6%,温度设定在26-28℃为宜。笔记本电脑的耗电量仅仅是台式电脑的十分之一。电脑中的屏幕保护模式只是降低屏幕耗损,只有处于“休眠状态”,电脑才可以真正节电。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饮水机保温的时候不会耗电。 |
| B.使用笔记本电脑比台式电脑更加省电。 |
| C.电脑中的屏幕保护模式能够节电。 |
| D.夏天,空调制冷时的温度设定越低越节电。 |
(2)结合“节电小贴士”中的相关内容,做出判断, 写出理由,提出建议。
(1)小红的妈妈是个勤快的人。她在厨房做饭时,总是把电视机喇叭的音量调到最大声,这样干活时也能听到。妈妈这样做利于节电吗?小红看见后,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妈妈这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红会对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末,小明一家从超市购买了各种各样的冷冻食品。回到家后,他们直奔冰箱,一次又一次打开冰箱门,把这些食品统统地塞入冰箱,直到塞满为止。为了帮助小明一家节电,你建议他们应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色护卫队”在行动
浠水师范附属小学位于浠水河畔,它面积不大,但环境可美了。校园里绿树成荫,鲜花怒放,四季如春。这里面可少不了咱们“绿色护卫队”的一份(功劳功绩劳动)呢!
去年春季,湖北省浠水县开展“爱家乡,保护母亲河”绿化环保大行动。看到浠水河变绿了,变美了,学校少先队的8位领导商量后,成立了“绿色护卫队”,在全校开展以“保护绿色,美化校园”为主题的中队活动。
在大队部的号召下,各个中队积极活动起来。有的设计了保护校园绿色的警示语,有的用零花钱买来了水壶、水桶等工具,还有的凑钱买来了小树苗种在校园内……
有了同学们的精心呵护,校园里的环境起了巨大的变化:攀枝摘花、践踏小草的现象没有了;各中队的自留地里,一棵棵小树苗茁壮成长,一朵朵鲜花绚丽绽放,一片片绿草舒展开了笑脸。老师们说,看到校园里盎然的绿色,仿佛看到了同学们灿烂的笑脸,看到了同学们美好的心灵。
一年过去了,同学们仿佛长大了好几岁。“护绿”活动磨炼了同学们的意志,净化了同学们的心灵,很多同学不但参加美化校园的活动,还和爸妈一起(美化美观)自己的家庭。
现在,又一个春天来到了,同学们又忙着播种、浇水、施肥、移栽,精心呵护着校园的一草一木,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把校园打扮得更加美丽。
1.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护卫队在成立后做了哪些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羽刮骨疗毒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英雄。
有一次,关羽右臂被敌人射中一箭。箭头有毒,毒已入骨,又青又肿,不能动弹。名医华佗听说关羽箭伤不愈,表示能为他割开皮肉,刮骨去毒。手术进行中,华佗刮骨的声音悉悉刺耳,周围的人心惊胆战,掩面失色,而关羽却依然饮酒弈棋,若无其事。等到华佗刮尽骨上的毒,敷上药,缝上线,手术告成,关羽大笑而起,高兴地说:“先生真是神医。看,我的手臂已经屈伸自如,毫无痛楚了。”华佗也说:“我一生行医,没有见过像您这样沉着坚强的人,真是大丈夫!”
1.画出描写人物神情变化的词语。
2.说一说描写人物神情变化的词语对描写人物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一说关羽和刘伯承具有什么相同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雄黄继光
黄继光左臂被打穿两个洞,忍着伤痛艰难地向前爬行。他回头望了望,两个战友再也不能与自己同行了。他用脚蹬着山坡上的虚土、碎石和敌人的尸体,向着火力点一步又一步地爬去。
只见黄继光霍地抬起身体,右手高高举起手雷,就在这一瞬间,一串子弹射进了他的胸膛。他又倒下了。
一阵冷雨落下,黄继光苏醒过来,他吃力地将手雷向地堡扔去。
一声号令,部队箭也似的发起了冲锋。突然,敌人的机枪又叫了起来。原来,地堡虽被炸塌了,但残存的敌人凭借两挺机枪,还要作垂死的挣扎。进攻部队又被压住了。照明弹照着阵地像白天似的。参谋长和战士们又一次看见黄继光的头从地上抬起来。他没有一件武器了,剩下的只是一个对敌人充满仇恨的带着7处枪伤的身体,和还没有停止跳动的心。
突然,黄继光猛地一下爬起来,像虎一样向敌人的火力点扑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正在喷着火光的机枪口……
1.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霍”是_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_,再查_______画,“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黄继光在身受重伤后是怎样完成任务的?把有关的动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雨
热呀!热呀!最难熬的时候到了。知了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着,使人们更加烦躁不安。
突然,乌云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越来越厚。太阳从云缝里射出的火一样的光慢慢地全被淹没了。天,矮了;光,暗了;风像先行官一样来到了;闪电由天边来到天顶;雷声由远及近。不一会儿,雨点就“叭叭”地织成了严密的雨网。瞧,小杨树、小柳树舒枝展叶,在雨中欢笑着。看,禾苗真像投入母亲怀抱的婴儿,正大口大口吮吸着母亲的乳汁。雨越下越大,地上的水汇成了小溪“咯咯”地笑着、唱着,向前奔去。
傍晚,雨停了。太阳露出了笑脸,一道彩虹高挂天边,大地散发出奇妙的清新的气息。咦,田边是谁?哦,原来是个老爷爷,他“吧嗒、吧嗒”地吸着旱烟,看着绿油油的禾苗,脸上乐开了花。他自言自语地说:“真是一场好雨呀!”
听着这话,我面前出现了一幅奇妙的画卷:金黄的稻田一望无际,火红的收割机像舰艇一般在稻海中乘风破浪地前进,欢快的稻粒随着收割机的巨臂涌进汽车车厢,被运到全国各地。想到这一派丰收景象,我情不自禁地说:“这真是一场好雨呀!”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烦躁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找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画下来。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联想的部分,说一说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杨礼赞(片段)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堤力口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桠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1.短文写了白杨树的普通又不平凡。“普通”是说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 。“不平凡”表现在:________的干,________的枝,叶子也绝不________,表现了它________的性格。
2.本文的写作手法是什么?作者借赞美白杨树来赞美谁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