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程度上说,幸福其实是一种边际效益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最大化满足。“民生”、“幸福”是2013年的中国热词。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中国共识。
材料一:2013年中国发展与民生指数
图1
2013年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满意度
图2
注:中国发展与民生指数测度主要测度中国的发展和民生状况,包括民生质量指数、公共服务指数和社会管理指数,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公众评价等6项一级指标,其中民生改善模块设置了收入分配、生活质量、劳动就业3项二级指标。西藏和港澳台未参与排名。
(1)指出材料一中两图包含的经济信息。
(2)就中国发展与民生指数测度,有人说,如果没有GDP,一定不会幸福;只有GDP,可能不一定幸福,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抛弃GDP,而是超越GDP。请从“科学发展观”角度加以评析。
受埃及、突尼斯影响,阿尔及利亚、伊朗、巴林、也门和利比亚等北非和中东多国近来政局动荡,引发大规模暴动和骚乱。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腐败、高失业率、贫困问题、经济衰退、部族之争、美国重塑中东亲美阵营等。
就北非、中东内乱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谈谈这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启示?(12分)
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坎昆举行。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拯救地球的漫漫征程,始终处于坎坷与希望的交织中。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填写表格。(6分)
下列一组图是关于民族团结的宣传图片:
请认真观看图片。说说你从中领悟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8分)
材料一:2011 年 3 月 5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务院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为什么要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6 分)
材料二:“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历程中的不同节点,都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如今我国已进入了改革发展新的关键阶段,“十二五”规划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向“民富”的“美丽转身”。
运用《政治生活》 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如何做才能保证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6 分)
材料一:“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是胡锦涛同志引用过的一句著名古训,意在阐明我们党现在乃至将来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中,民生话题几乎贯穿始终,随处可以找到涉及民生的论述,普通百姓关注的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等问题也是党和国家战略方针关注的焦点,真正体现了“忧民之忧”的要求。
结合材料一,从政治生活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理解。
材料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1年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将在2010年基础上增长70%以上,并要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0万套。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做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