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饱受列强欺凌与侵略,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过哪些主要的侵略战争?
(2)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让香港岛和台湾岛的条约分别是与哪一列强签订的?
(3)近代中国在战争中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仔细辩认下图人物,将图片下方的字母填入表格。
(5)从近代中国受到的屈辱,你得到什么启示?
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开展"近代中日战争"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
【战争探源】
材料一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为准备战争,日本间谍……重点调查中国军事战略要地,选择沿海登陆地点,制定军队运送方案,绘制军用地图……。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二日本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巨额赔款使日本变成了暴发户。日本将中国赔款的88%,约30500万日元用于扩充军备,……用58万日元发展钢铁工业。……日本更加野心勃勃地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
材料三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早就制订了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计划。日军不断制造借口,向中国东北增兵,并把关东军司令部移到沈阳。9月18日夜,日军在炸断柳条湖一小段铁路后,随即调兵向北大营发起攻击,攻占沈阳城。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归纳日本发动两次侵华战争的共同点。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在甲午战争后,更加野心勃勃地走上对外侵略道路的经济条件。
【战争话史】
(2)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邓世昌和中国守军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战争之殇】
(3)《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观察图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日军侵华期间犯下的严重暴行。
【战争与启示】
《读者》杂志评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4)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翻案。结合上述材料,反思近代两次中日战争,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读本史》
(2)北魏成为汉化先行者利益于谁的改革?根据材料二,概括隋朝统一的基础。
材料三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分析19世纪末期新日本具有怎样的特点?日本通过哪一改革成为了"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材料四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边有一座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国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
(4)判断材料中的改革者是谁?他引领俄国抛弃了何种落后的社会制度?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你回顾中外交往的历史,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观察图一,这条商路的开辟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为这条商路开辟奠定基础的开拓者是谁?
材料二
(2)观察图二,判断它反映的是哪一航海壮举?这一壮举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路,请说明理由。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扩大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为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3)新中国提出的成为指导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分析积极的外交活动对国内和平建设的作用。
材料三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会议。其宗旨是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2014年5月20日第四次亚信峰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作主旨发言,阐述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写入会后发表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海宣言》。
(4)材料四中,亚信成员就"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达成怎样的共识?
世界历史上,国家之间的结盟,不同利益集团间的较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界初欧洲的两大军事集团示意图
材料二 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材料三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中代表的军事集团名称分别是什么?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引发了什么世界性战争?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2)材料二中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美苏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4)据材料四的图片信息,"未来政治格局"呈现什么趋势?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指出影响国家间结盟与对抗的根本原因。
美国的崛起是世界史上的一个传奇,其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独立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图说天下
材料二"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
材料三"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的战争。我们正在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三《IT产业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IT产业是指信息技术产业)
项目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国内总收增长率 |
2.2 |
4.2 |
3.3 |
3.5 |
4.7 |
4.8 |
5 |
其中IT产业的贡献 |
0.6 |
0.8 |
1.0 |
1.2 |
1.3 |
1.3 |
1.6 |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美利坚与母邦兵戎相见"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母邦"是指哪个国家?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伟大的美国人"为美国的崛起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3)材料三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指什么?据材料概括指出罗斯福进行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4)据材料四指出IT产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及趋势。
(5)纵观美国崛起的历史,你认为大国崛起应具备哪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