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暑假到了,光明中学组织地理夏令营活动,师生们来到了浙江省某山区。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同学提出利用陡崖进行攀岩练习,请你找出陡崖相对高度H的范围
A.40≤H<120   B.80≤H<160   C.120≤H<160     D.160≤H<240
(2)图中B、E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 与G处相比,F处一直是传统耕作区,梯田种植水稻是其农业生产特色,试分析该处修建梯田的有利条件(从地形、气候方面考虑)。
(3)试画出D、E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图。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过程,该过程所表现的特点有哪些?
(2)该过程中对城市及郊区农业资源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3)为适应该现象,该地的农民应该在待开发土地上发展哪些农业生产?
(4)促进图示区域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10月17日北京日报报道,昨天是第30个世界粮食日。“团结起来,战胜饥饿”是今年的主题。常言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今年7月以来国际粮价大幅攀升,国际小麦价格一度上涨60%至80%,现40年来最凌厉涨势,国际社会着实“心慌”。
材料二:我国部分商品粮、棉基地分布图

(1)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
甲是,乙是
(2)与丙相比,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至少答出4点,4分)
(3)丙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最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4)简述丁省珠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地位不断丧失的原因。
(5)甲地所在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要想使该工业区从衰落走向繁荣,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读下列有关中国、印度的人口资料,回答问题。

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表(2000年)

(1)中、印两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大,其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两国中净增人口数量更大的是________。
(2)表中显示中国15~64岁人口比例高于印度,但是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却低于印度,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人口年龄结构反映出我国即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列举一个已经出现该人口问题的我国的城市:________,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参照“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表”,完成下图。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1)在图上指出地形区名称,A是,B是。(2分)
(2)黄河中游两条重要的支流是。(2分)
(3)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2分)
(4)下面四幅图为我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四条河流的流量对比图,请你根据这四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B、C、D四幅图哪条河流代表黄河(1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写下列地理事物名称。(3分)
_ __
②_______
③________
(2)④河流上游山区,因地制定,走适合本地发展的_________农业的道路,但该山区春季易受到________的影响,而此时华北地区却易受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5分)
(3)⑤山区东西两侧降水分布有何差异:
原因是(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