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 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
|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
|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
| 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
唐代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
| 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 | B.地方权力的进一步分散 |
| C.皇权的进一步加强 | D.中央各部门权力得以相互制约 |
隋王朝国祚短促,但在制度建设上却多有建树,既有继承发展,又有开拓创新。其中,由隋开创并为唐所继承的制度有
| A.府兵制、三省六部制 | B.府兵制、科举制 |
| 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 D.科举制、均田制 |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
|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 D.用泥制陶的事实 |
某同学在图书馆发现了一份“中国共产党为辛亥革命纪念告民众书”,但并未标明文献是哪一年发表,于是他和几个同学为确定文献发表时间进行了研究与讨论,有一位同学认为凭文献中“推翻南京北京武汉广州等一切反动的政府!”的口号,可以断定文献发表时间。据此你认为这一文献发表于 ()
| A.1924年 | B.1927年 | C.1937年 | D.1949年 |
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 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
| C.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 D.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