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职官制》记载:“内阁制票拟,不得不决与内监与批红,而相权转归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内阁不能统率六部百司 |
B.宦官控制阁权,政治黑暗 |
C.皇帝设内阁和司礼监互相牵制 |
D.明代相权实际控制在宦官手中 |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
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 |
B.西方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 |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在逐渐消失 |
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
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二战以后,共经历过三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 B.引发了工业革命的兴起 |
C.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 | D.导致了世界大战爆发 |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
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 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 |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
罗斯福新政最能体现的经济学思想是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
C.“要达到充分就业,……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 |
D.“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的境况更趋恶化。” |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这种思考和议论主要是基于
A.经济危机的影响 | B.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怀疑 |
C.苏联实力壮大带来的威胁 |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