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题。该河流的补给主要来源于( )
A.降雨和少量地下水 |
B.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 |
C.地下水、融雪和降雨 |
D.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 |
该图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
A.东北三江平原 | B.浙江南部 |
C.新疆塔里木河流域 | D.青藏高原 |
城市建筑的密度与高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表1为我国某城市1992年和2010年距市中心不同距离建筑物的平均高度表(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通过表中的数据变化,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发展初级阶段 | B.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 |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 D.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减小 |
为适应城市发展,该城市在2001年调整了距市中心3~5 km范围内的主要用地性质。其调整方案最可能是()
A.居住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 | B.居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 |
C.工业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 | D.工业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 |
东海大桥始于上海南汇,终于洋山深水港,全长32.5公里。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东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海啸 | B.赤潮 | C.潮汐 | D.寒潮 |
来往于东海大桥上的车辆主要是()
A.集装箱卡车 | B.公交大客车 |
C.水产冷藏车 | D.旅游大巴车 |
东海大桥P处水面与桥面距离40米,其目的是()
A.降低施工成本 | B.缓和海浪冲击 |
C.减轻台风影响 | D.保证通航顺畅 |
读“2002-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该市人口总数最多的年份是()
A.2002年 | B.2006年 |
C.2009年 | D.2010年 |
2006年以后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明显下降,是因为该市()
A.大气环境质量下降 |
B.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C.产业转移与优化升级 |
D.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
读我国京、吉、鲁、苏、粤5个省市的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对比图。回答下列问题。与甲、戊2个省市对应的依次是()
A.苏、粤 | B.京、粤 | C.吉、鲁 | D.粤、京 |
与全国相比,戊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 B.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
C.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 D.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
某学生2014年暑期前往下图所示意区域旅游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河流①、②、③依次是()
A.怒江澜沧江金沙江 | B.澜沧江金沙江怒江 |
C.黄河金沙江澜沧江 | D.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
照片中的景观分布在P地河谷的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
B.背风坡产生焚风效应,气候干热 |
C.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 |
D.纬度较低,蒸发旺盛,气候干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