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雨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雨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雨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在人群密集、相对封闭的大型超市和教室等地方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较高,而氧气的含量相对较低。试设计实验证明:超市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于学校操场空气中氧气含量。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2)给你一段塑料管、玻璃片、集气瓶,请你用简单的方法,取出(1)题中大型超市和学校操场的气体样品。(以操场为例)

现有火柴、一张干燥的白纸、一个光洁干燥的玻璃杯、澄清的石灰水,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纸张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步骤
现象
结论






如图是某种薯片的包装袋,里面被一种气体充得鼓鼓的。小明对这种气体产生了兴趣,请你和小明一起对该气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气体可能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食品和氧气接触容易被氧化而腐败;常填充某种气体以防腐。
作出假设:小明认为:可能是二氧化碳;你的认为: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明用注射器抽取袋内的气体,然后注入
__________中

小明的假设正确

反思讨论:实验后,小明认为作为食品的防腐气体应具备某些要求,你认为应该具备哪些要求?(答出3点)

你认为:气体包装食品除防腐外,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为了研究竹子里面气体的成分,做了一个实验。
(1)他先将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填实验室常用的一种集气方法)收集到了甲乙两瓶气体。
(2)将放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甲瓶中(如图)。用放大镜聚焦,使红磷燃烧,瓶内充满了白烟。然后,将甲瓶冷却后,松开弹簧夹,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1/10。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

(3)再往乙瓶中倒入一些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马上变浑浊。这说明竹子里的气体中肯定含有
(4)那么竹子里的气体含量与空气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又用空气重复了上述实验。相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

某研究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实验进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一:把一根小木条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发现小木条的外端首先变黑,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 。
(2)探究二: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发现烧杯内壁产生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
(3)探究三: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_________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4)探究四: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_________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_________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