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双选)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

A.a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①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③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

A.该大洋环流圈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B.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C.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D.④洋流沿岸地区主要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
科目 地理   题型 双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完成19—20题。

表示温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的代号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符合终年多雨(湿润)气候特征的代号是()

A.甲 B.丙
C.戊 D.已

全球气候变暖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11),回答24—26题。

图中数字所示环节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环太平洋地区地震频繁
B.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
C.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
D.岛国图瓦卢将面临灭顶之灾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符合我国国情的措施有()

A.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慢工业发展步伐
B.加快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C.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D.发展洁净煤技术,减轻环境污染

当日均温度稳定上升到10°C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能活跃生长,把≥10°C持续期内的日均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读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图10),回答22—23题。

有关我国温度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带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B.暖温带内各地的活动积温都相同
C.温度带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
D.亚热带可进一步分为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

积温条件会影响区域()

A.粮食作物熟制 B.科技发展水平
C.农作物种类 D.水旱灾害分布

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发生漏油事件,造成严重海洋污染,有关专家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读墨西哥海域示意图(图9),回答19—21题。

可能使浮油“侵入”大西洋,漂向欧洲沿海的洋流是()

A.墨西哥湾暖流 B.阿拉斯加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北大西洋暖流

石油污染对墨西哥湾沿岸产生的影响有()

A.引发赤潮 B.旅游业遭受打击
C.降水增多 D.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利用RS和GPS技术可以监测()

A.石油污染的海区范围 B.海底漏油点的石油日泄漏量
C.石油污染物扩散的速度 D.污染海区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

右图为 40°N 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完成 35~36 题。

如图所示时间, A 河流域

A.正值炎热干燥季节 B.盛行西北风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紧叶茂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斜成谷 B.① 处可能找到石油
C.③处可能形成变质岩 D.② 处比①处更易被侵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