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实验之一。现摘录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
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找出图中存在的问题:                                  
(3)步骤⑤中的操作,可能引起:                            
(4)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气体的干燥(除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②氧化汞受热分解:
③用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
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⑤红磷与氧气反应: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分解反应的是

在实验室选用如图中A~G的装置可以制取气体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H操作的现象
(2)某同学选用装置A和F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方法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装置B和C,其中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浸在液面下,其目的是:,与装置B相比,C装置的优点有:
(4)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可以是(填序号);
②若用如图G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NH3,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

(10分)下图1是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30g氯化铵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g溶液。
(2)60℃时,将氯化铵和硫酸钠各35g分别溶于100g水中形成溶液,冷却到20℃时,有晶体析出的是
(3)将40℃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45℃,所得氯化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或“=”)硫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
(4)80℃时,将氯化铵和硫酸钠各6g分别加入到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你认为图2中(填“甲”或“乙”)物质是氯化铵。要使剩余的甲固体完全溶解,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金属随处可见,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填字母序号).

(2)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甲车间做了如下实验:

①金属B是
②操作a的名称是;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3)乙车间为回收金属,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含有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某探究小组在学习分子知识后,拟开展实验验证:①分子是不断运动;②分子运动快慢受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影响。该小组向实验老师要来了玻璃棒、玻璃管、浓氨水、浓盐酸、棉花团等实验用品,并按下列操作进行实验。
实验I: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让两支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

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白烟。
(1)解释与结论:浓氨水与浓盐酸并无接触,但仍然发生了上述变化,由此可证明(从微粒的性质进行回答)。
(2)根据上述变化过程,说出浓盐酸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各一条:
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
实验II: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两端甲、乙处分别同时放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运动速度越快。

(3)两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是_______(填“”或“”);
(4)实验中,白烟较多处应该是在图中的_______处(填“A”、“B”或“C”)。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