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单元内容判断对错。(4分)
(1)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生命”这个主题展开的。( )
(2)《触摸春天》中的主人公安静是一个盲童。( )
(3)《生命 生命》的作者是冯骥才。( )
(4)《永生的眼睛》一文中,琳达一家有四个人为盲人捐献了角膜。( )
苗苗访问季羡林爷爷,获得了很多关于读书的启示。请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1)看闲书会挨打,以后不能再看了。( )
(2)要把文章写好,应该多看课外书。( )
(3)21世纪的青年必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 )
(4)古文也很重要,从小就要进行适当的积累。()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我跟您太像了,我也喜欢看闲书。()(2)粮仓里堆的谷好像一座小山。()
理解诗中的句子,选择恰当的意思,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1.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①阳光也悄悄溜到孩子身边,想和他(她)一起看《水浒传》中“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故事。( )
②孩子看《水浒传》看得入迷了,只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事,对时间的流逝一点也没有注意到。( )
2.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①人影把溪水染绿了。()
②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
2.“我”的发现起始于一本科幻书。( )
3.按照达尔文的观点,母腹中胎儿再现了人的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 )
4.老师在上生物课时,讲人的起源问题,逗得“我”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
5.“我”被轰出教室,“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世界上的重大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
6.作者的发现,是从实验中得到的。( )
7.“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里的破折号表示转折的意思。( )
下面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在后面括号里打“√”。有错别字的,在错字上画“○”。并改在括号里。
1.混黄一体高大挺秀茫茫戈壁( )
2.风砂雨雪界限清析飞快闪过( )
3.抚摸孩子望着窗外一丝微笑( )
4.陷入沉思举着雨伞新疆戈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