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该死的联盟体系”中展开较量的是哪两大集团?
材料二:“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某战地记者的报道
(2)材料二中所描述的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哪一场战役? “引爆”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
材料三:19世纪末,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据材料三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料统计表

参战国
持续时间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直接经济损失
30多个
4年多
15亿
0.7亿
0.3亿
1805亿美元

(4)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泱泱中华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面对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作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2)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名著是什么?主要记述了哪一历史时期的史事?
(3)该著作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符号是什么?是什么人发明的?
(2)它何时被什么人传到欧洲?
(3)想一想,这种符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识读下面的历史文物回答问题:

(1)图A、B的名称各是什么?它们是哪一文明古国的名胜古迹?
(2)图A的用途是什么?图B上的浮雕人物是谁?
(3)图B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读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示,说明黄帝对中华文明所作的贡献。
(2)你认为上述发明是否都是黄帝发明的?为什么?
(3)黄帝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还有哪些贡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