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祖国统一大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1)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该事件的发生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3)在下图方框中填入以下内容:




A.瑞金B.遵义C.吴起镇


(4)1935年在B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中国革命有何重大影响?

【科技与生活】
(1)伦敦曾被称为“雾都”。结合19世纪中期的英国历史,说明伦敦成为“雾都”的主要原因?
(2)“电灯的发明为世界带来了光明”。电灯是被称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发明的,他是谁?培育出“东方魔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谁?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中,你认为哪一发明与你的生活和学习联系比较密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美国是侵略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列举1840年至1900年美国参与的侵华战争一例
(2)一战后,为重新调整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秩序,美国倡议召开了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签订了什么条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1942年1月1日,美、英、中、苏等26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期间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促使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及《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意义。
(4)二战后,美国力图“领导世界”。在欧洲,为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实行了什么政策?在亚洲,美国遏制新中国,侵略朝鲜,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

简答题(共14分)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发展经历了四次巨大的社会转型,第一次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通过长时间的变法运动实现的。第二次发生在晚清民国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探索资本主义道路。第三次发生在新中国初期,主要是通过政治建设和社会改造实现的。第四次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请回答:
(1)请写出第一次社会转型中影响最大、效果最显著的变法运动的名称。
(2)请写出第二次社会转型中“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探索资本主义道路”的两个典型事例?
(3)第三次社会转型中的社会改造涉及哪三个方面?
(4)第四次社会转型时期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人是谁?请用一句话对他进行评价。

隋唐创设的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科举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唐朝时,我国科举制度日趋完善,请指出在完善科举制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皇帝。
(3)我国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
(4)科举考试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