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主要物质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成熟种子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
(2)检测还原糖的试剂是________,可溶性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______来判断。
(3)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里蔗糖与可溶性还原糖含量比较,两者的变化趋势_______。
(4)种子成熟时,淀粉形成与一种磷酸化酶的活性有密切关系,为验证磷酸化酶是否是蛋白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试管加入___________,对照组试管中加入2 mL豆浆,然后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如果均出现________现象,则证明磷酸化酶是蛋白质
人口的数量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右图为人口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自然界中,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理由是。
(2)由图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或小于人口容纳量,减少)
(3)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因此控制我国人口的关键是控制人口的,我国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
(4)若此图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灭鼠方案。参照该法,据所学知识,写出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
(5分) 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请根据下列事实回答问题:
(1)20世纪20年代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在A、B、C、D四个实验中,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
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
||
植物 |
IAA分布(%) |
|
向光侧 |
背光侧 |
|
A |
50.0 |
50.0 |
B |
50.2 |
49.8 |
C |
50.1 |
49.9 |
D |
49.5 |
50.5 |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问题上又获得了新进展。用更精密的方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侧和背光侧IAA的含量,其结果如右表所示。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向光生长的器官向光侧的“某些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侧。根据上述事实推测,就这几种植物而言,其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侧的“某些物质”具有的作用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针对“某种物质”新的推论是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有关。
(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某市市郊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粮蔬”生态模式时绘出了如下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构建以沼气为中心的“猪—沼—鱼—肥—粮蔬”生态模式时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
(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若要生产3 kg鸡肉最少需要水稻和大豆共 kg。
(3)沼气池中有产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态学作用主要是 。
(6分)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小组对该地区树种进行辨认和挂牌(如下右图所示),并着手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树木A与树木B之间的差异属于多样性,主要是由和引起的。树木A与树木D、E、G之间的差异属于多样性。
(2)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
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环境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满了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了适量的酵母菌,将装置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
时间(min) |
4℃ |
10℃ |
20℃ |
35℃ |
55℃ |
90℃ |
5 |
0 |
0.2 |
0.4 |
0.7 |
0 |
0 |
10 |
0 |
1.0 |
1.3 |
1.2 |
0.1 |
0 |
15 |
0.1 |
1.9 |
2.2 |
2.8 |
0.2 |
0 |
20 |
0.2 |
3.1 |
3.3 |
4.4 |
0.3 |
0 |
25 |
0.3 |
4.0 |
4.5 |
5.0 |
0.4 |
0 |
(1)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
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 B.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
C.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 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
(2)若实验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
量。
(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实验过程中应该用水浴加热方法控制温度,对于在90℃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你认为原因是。
(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消耗装置中的。
(5)请写出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