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主要物质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成熟种子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
(2)检测还原糖的试剂是________,可溶性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______来判断。
(3)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里蔗糖与可溶性还原糖含量比较,两者的变化趋势_______。
(4)种子成熟时,淀粉形成与一种磷酸化酶的活性有密切关系,为验证磷酸化酶是否是蛋白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试管加入___________,对照组试管中加入2 mL豆浆,然后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如果均出现________现象,则证明磷酸化酶是蛋白质
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某市市郊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绘出了如下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构建以沼气为中心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
(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若要生产3 kg鸡肉最少需要水稻和大豆共kg。
(3)沼气池中有产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其生态学作用主要是。
(4)若农田内有害虫发生,采用何种措施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
(5)水稻、大豆的秸秆除了图中所示的用途外,还有哪些用途?(写出2个)
毛角蛋白Ⅱ型中间丝(KIF Ⅱ)基因与绒山羊的羊绒质量密切相关。获得转KIF Ⅱ基因的高绒质绒山羊的简单流程如图。
(1)过程①中最常用的运载工具是,所需要的酶是限制酶和。
(2)在过程②中,用处理将皮肤组织块分散成单个成纤维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将成纤维细胞置于5% CO2的气体环境中,CO2的作用是。
(3)在过程③中,用处理以获取更多的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在核移植前需要进行处理。
(4)从重组细胞到早期胚胎过程中所用的胚胎工程技术是。在胚胎移植前,通过技术可获得较多胚胎。
为研究铬(Cr)对黑麦细胞的毒性作用,科学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铬(Cr)对黑麦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和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表:K2Cr2O7对黑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及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
实验处理 |
有丝分裂指数(%) |
染色体畸变率(%) |
|
对照组 |
4.92 |
0.42 |
|
K2Cr2O7浓度(mg·L-1) |
20 |
5.84 |
1.93 |
40 |
6.15 |
3.03 |
|
60 |
5.90 |
2.59 |
|
80 |
5.74 |
1.99 |
|
100 |
4.52 |
1.17 |
|
120 |
4.10 |
0.89 |
(1)制作黑麦根尖细胞临时装片,需经过→漂洗→染色→制片等几个步骤,其中可用溶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促进细胞有丝分裂的K2Cr2O7的最适浓度为mg·L-1,而在K2Cr2O7浓度≥mg·L-1时,对黑麦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抑制作用。
(3)科学家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和数目,统计并比较的染色体畸变率,从而明确了铬(Cr)对黑麦细胞的毒性。
如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2]___________、[3]__________、[5]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两条链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交替连接构成的。
(3)连接碱基对的[7]是__________,碱基配对的方式如下:
即_________与_________配对;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配对。
(4)从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的,
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______________结构。
回答下面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问题。写出如下处理的实验结果:
实验处理 |
实验结果 |
① R型活细菌注射实验鼠 |
不死亡 |
②S型活细菌注射实验鼠 |
死亡 |
③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实验鼠 |
|
④R型活细菌,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实验鼠 |
|
⑤S型细菌DNA培养, R型细菌培养基,注射实验鼠 |
|
⑥S型细菌蛋白质培养, R型细菌培养,注射实验鼠 |
|
⑦DNA 酶+S型细菌DNA, 培养R型细菌培养基,注射实验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