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

A.马蛔虫受精卵 B.蝗虫的精巢
C.鸡肝脏 D.小鼠的卵巢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中,某同学在分析实验结果时,提出了“假如细胞壁也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的问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结果相同,因为质壁分离的原因是由于细胞失水后,原生质层随液泡的缩小而缩小,而细胞壁不能缩小,引起了质壁分离
B.实验结果相同,因为质壁分离的原因是由于细胞失水,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大,引起了质壁分离
C.实验结果不相同,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一起缩小,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D.实验结果不相同,细胞壁不能缩小,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①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②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③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④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⑤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⑥干大豆种子泡在清水中逐渐胀大⑦暑天新鲜蔬菜在空气中萎蔫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并用它来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a、b、c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与乳腺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密切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乙图中的A、B、C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
D.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在水池中生活的丽藻,其细胞里的K浓度比池水里的K+浓度高1065倍。据此判断下列哪项正确

A.随着池水中富营养化程度的提高,K进入丽藻加快
B.池水中好氧细菌大量繁殖时,K难以进入丽藻
C.池水中厌氧细菌大量繁殖时,K难以进入丽藻
D.池水中鱼虾较多时,K难以进入丽藻

某研究小组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进行分析,获得的结果如下(“+”表示有,“—”表示无),根据下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核仁
叶绿素
叶绿体
线粒体
中心体
核糖体
纤维素
酶处理


+



+
无变化

+



+
+
无变化

+


+

+
外层破坏

+
+
+
+
+
+
外层破坏

A.甲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由于没有线粒体,因此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乙生物一定是真核生物,但不可能是植物
C.丙生物由于没有叶绿体,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D.丁生物一定是绿色开花植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