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 用GA(赤霉素) 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半粒种子中淀粉对显色影响忽略不计)。为验证这一结论,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试管号 |
GA溶液 |
缓冲液 |
水 |
半粒种子10个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 |
||
步骤1 |
步骤2 |
|||||||
1 |
0 |
1 |
1 |
带胚 |
25 ℃保温24 h后去除种子, 在各试管 中分别加入1 mL淀粉液 |
25 ℃保温10 min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碘液, 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 |
++ |
|
2 |
0 |
1 |
1 |
去胚 |
++++ |
|
||
3 |
0.2 |
1 |
0.8 |
去胚 |
++ |
|
||
4 |
0.4 |
1 |
0.6 |
去胚 |
+ |
|
||
5 |
0.4 |
1 |
0.6 |
不加种子 |
++++ |
|
注: 实验结果中“+” 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 水解可生成二糖, 该二糖是 。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 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 , 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 。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 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 。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 说明 。
(14分)以下是有关探索酶催化作用的实验,请根据表格内容回答:
(1)上表所示为探究的实验。
(2)按上述1~4的实验步骤操作,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若继续对试管C处理,使其温度逐渐上升至40℃,则试管C内出现的现象是;若继续对试管B处理,使其温度逐渐下降至40℃,发现试管内没有什么变化,原因是。
(4)为使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实验设计往往采用原则。依据这一原则,指出上述表格内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每空1分,共5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激素甲和激素乙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1)高浓度的激素甲和激素乙对侧芽萌动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学习小组又将长壮的小麦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分子,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而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含量也就越高,根尖的生长也越缓慢。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可能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诱导产生______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激素甲和乙的关系为。
(每空1分,共5分)将玉米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切除长势相同的多个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分别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保持在黑暗中 12 h ,胚芽鞘向右弯曲,弯曲角度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胚芽鞘能够向生长素含量较_________的一侧弯曲生长
(3)当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为0 mg/L时,胚芽鞘不生长,说明琼脂对胚芽鞘生长_________(有、没有)促进作用。
(4)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约为_________ mmol/L时,胚芽鞘的弯曲度最大,当1.8 mmol /L时,对其下部细胞生长起_________作用
(每空1分,共5分)下图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
(2)写出该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藻类植物为食的小型浮游动物处在_____(以图中字母回答)环节。
(3)研究者观察到黑脸琵鹭处在图中的最高营养级。假设F摄入的能量为a,其中存在于粪便中的能量为b,呼吸散失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若能量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则流入黑脸琵鹭的能量最多为 ___。
(4)研究者要调查黑脸琵鹭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
科研人员对某湖泊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一年的研究,调查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kJ/m2a。
(2)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3)表中“被分解”部分指的是____________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未利用”部分存在的形式是____________。
(4)若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则____________位于金字塔的最高层。
(5)蜣螂以牛羊的粪便为食,它所需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