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操作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脂肪的鉴定实验中,一定要用显微镜才行
②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后再加入)
③用于蛋白质鉴定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现配现用
④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前最好检测一下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纯度
⑤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都需隔水加热时,且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
A.1 | B.2 | C.3 | D.4 |
老鼠的毛黄色(A)对灰色(a)呈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如果黄鼠与黄鼠交配得到第二代,第二代老鼠自由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是
A.1/2 B.4/9 C.5/9 D.1
“超级细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具有抗药性,是因为这类细菌能产生金属p-内酰胺酶,以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抗生素滥用,诱导细菌通过突变产生编码金属p-内酰胺酶的基因 |
B.抗生素滥用,使编码金属p-内酰胺酶的基因频率上升 |
C.细菌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他细菌获得耐药基因 |
D.“超级细菌”的进化方向取决于突变所产生的基因 |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两种情况,则对这两种情况及结果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分裂的结果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 |
B.乙图分裂会导致基因突变 |
C.甲图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
D.乙图的子细胞中出现基因重组的现象 |
以纯合的非糯性除草剂敏感玉米(甲)为材料,经过诱变处理获得非糯性除草剂抗性玉米(乙)。控制非糯性(SH)与糯性(sh),除草剂抗性(R)与除草剂敏感(r)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性植株的比例逐代提高 |
B.经过诱变处理诱发的基因突变,不能决定玉米的进化方向 |
C.甲的花粉经诱变处理并培养等,有可能获得可育的糯性除草剂敏感的个体 |
D.若甲和乙(基因型分别SHSHrr、SHSHRr)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接近l:1:l:1 |
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如果该植株自交,其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般是
A.红色:白色=3:1 | B.都是红色 |
C.红色:白色=1:l | D.都是白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