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
A.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的对象 |
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
C.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
D.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
南宋的哲学家叶适,曾是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鼎足相抗的永嘉学派代表。他讲究“功利之学”,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以下哪些主张与叶适的思想相似
A.“淡泊名利,克己制欲” |
B.“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 |
C.“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
D.“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 |
西周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共275年,至少在200多年里地方诸侯都没有搞分裂。其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周初分封时王室势力强大 |
B.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
C.礼乐制度强化了等级观念 |
D.周王对地方拥有绝对集权 |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下列违宪的一项是:
A.总统是国家权力的重心 | B.行政机关官员兼任国会议员 |
C.总统统率陆海空三军 | D.联邦法院的法官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
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这说明了罗马法的特点是
A.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 | B.具有宠杂性和干扰性 |
C.具有强制性和适应性 | D.具有传统性和习惯性 |
“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