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被两个弹簧秤拉到O点,两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F1和F2,两细绳的方向分别与橡皮条延长线的夹角为
和
,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实验中无论怎样改变两弹簧秤的夹角合力F必大于F1和 F2 |
| B.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只要使橡皮条与AO等长就可以,不用把橡皮条拉到同一点O |
| C.实验中要保持弹簧秤拉力的方向与纸面平行 |
D.若保持O点的位置和夹角 不变,夹角 可变,若F1增大, 则F2可能减小 |
质量为m的物体以v0的速度水平抛出,经过一段时间速度大小变为
v0,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平均速度大小为 v0 |
B.运动位移的大小为![]() |
C.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为![]() |
D.速度大小变为 v0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mgv0 |
如图所示,a、b、c三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a、fb、fc,ab间绳子的拉力为T,下列正确的是()
| A.F= fa+fb+fc+T | B.F= fa+fb+fc—T |
| C.fc不等于0 | D.F= fa+ T |
物体以4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秒内,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路程为90m |
| B.位移大小为75m,方向向上 |
| C.速度改变量为30m/s,方向向下 |
| D.平均速度为25m/s,方向向上 |
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 |
| B.德国天文学家幵普勒对他的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开普勒三大行星运动定律 |
| 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
| 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
如图所示,在x轴上相距为L的两点固定两个等量同种点正电荷+Q,虚线是以+Q所在点为圆心、L/2为半径的圆,a、b、c、d是圆上的四个点,其中a、c两点在x轴上,b、d两点关于x轴对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b、d两点处的电势高低不同 |
| B.四个点中c点处的电势最高 |
| C.b、d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相同 |
| D.将一试探电荷-q沿圆周由a点移至c点,-q的电势能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