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吧。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穷人的自尊
丈夫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我们便住在这所学校里。这天,一个女学生来敲门,跟在她身后的是一位中年人,从眉目上看,(显然 竟然)是女学生的父亲。进得屋来,父女俩拘谨地坐下。他们并没有什么事,只是父亲特地骑自行车从八十多里以外的家来看看读高中的女儿,顺便来瞅瞅老师。
父亲说 农村没什么鲜货 只拿了十几个新下的鸡蛋 说着 从肩上挎的布兜里颤巍巍地往外掏 布兜里装了很多糠,裹了十几个鸡蛋。显然他做得很(细心 精心),生怕鸡蛋被挤破。
我提议中午大家一起包饺子吃,父女俩一脸(害怕 惶恐),死活不肯,被我用老师的尊严才“震慑”住,吃饺子时,父女俩(依然 居然)拘束,但很高兴。
送走女学生和她父亲,丈夫一脸诧异。他惊奇从来都把送礼者拒之门外的我,为何为十几个鸡蛋而“折腰”,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
望着丈夫不解的眼神,我微微一笑,讲述了20年前自己经历的一件事。
在我10岁那年的夏天,父亲要给外地的叔叔打一个电话。天黑了,我跟在父亲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去10里以外的小镇邮电局。我肩上挎的布兜里装着刚从自家梨树上摘下来的7个大绵梨。这棵梨树长了3年,今年第一次结了7个果。小妹每天浇水,盼着梨长大。但今天晚上,梨被父亲全摘下来了。小妹急得直跺脚,父亲大吼:“拿它去办事哩!”
邮局早已下班。管电话的是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父亲让我喊他姨父。进屋时,他们一家正在吃饭。父亲说明来意,姨父嗯了一声,没动。我和父亲站在靠门边的地方,破旧的衣服在灯光下分外寒酸。一直等姨父吃完了饭,剔完牙,伸伸懒腰,才说:“号码给我,在这儿等着,我去看看能否打得通。”5分钟之后,姨父回来了,说:“打通了,也讲明白了,电话费九毛五分。”父亲赶紧从裤兜里掏钱。
父亲又让我赶快拿绵梨。不料,姨父一只手一摆,大声说:“不,不要!家里多的是,你们去猪圈瞧瞧,猪都吃不完!”
回来的路上,我跟在父亲的身后,抱着布兜,哭了一路。仅仅因为贫穷,血缘和亲情也淡了。仅仅因为贫穷,我们在别人的眼里好像就没有一点点自尊。
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姨父摆手的动作一直深深藏在我心里。它像一根软鞭时时鞭打着我的心灵,我不会做姨父那样的手势,给一个女孩子的记忆抹上灰色的印痕。我相信,我今天的饺子将给女孩子留下抹不去的记忆,因为爱心的力量总比伤害的力量大得多。
(1) 给第2自然段补上空缺的标点。
(2) 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用”\”画去。
(3) 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 你认为女学生的父亲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从来都把送礼者拒之门外的“我”,为何为十几个鸡蛋而“折腰”?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我们都知道雷锋生前写了许多日记,请你把他写得完整的句子和段落连上线。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你是否哺育了
的螺丝钉有用的生命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我愿在 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
可是真正的青春,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为人名服务是无限的。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不做湖岸河旁之柳。人民服务之中去。
阅读理解
莫高窟
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山海经》记,“舜逐三苗于三危”。可见它是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与神话分不清界线。那场战斗怎么个打法,现在已很难想像,但浩浩荡荡的中原大军总该是来过的。当时整个地球还人迹稀少,哒哒的马蹄声显得空廓而响亮。让这么一座三危山来做莫高窟的映壁,气概之大,人力莫及,只能是造化的安排。
公元三六六年,一个和尚来到这里。他叫乐樽,戒行清虚,执心恬静,手持一枝锡杖,云游四野。到此已是傍晚时分,他想找个地方栖宿。正在峰头四顾,突然看到奇景:三危山金光灿烂,烈烈扬扬,像有千佛在跃动。是晚霞吗?不对,晚霞就在西边,与三危山的金光遥遥相对应。
三危金光之迹,后人解释颇多,在此我不想议论。反正当时的乐樽和尚,刹那时激动万分。他怔怔地站着,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浑身被照得通红,手上的锡杖也变得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着,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憬悟,把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身来,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和尚发愿完毕,两方光焰俱黯,苍然幕色压着茫茫沙原。
不久,乐樽和尚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他在化缘之时广为播扬自己的奇遇,
远近信士也就纷纷来朝拜胜景。年长日久,新的洞窟也一一挖出来了,上自王公,
下至平民,或者独筑,或者合资,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祈,全向这座陡坡凿进。从此这个山峦的历史,就离不开工匠斧凿的叮当声。工匠中隐潜着许多真正的艺术家。
前代艺术家的遗留,又给后代艺术家以默默地滋养。于是,这个沙漠深处的陡坡,浓浓地吸纳了无量度的才情,空灵灵又胀鼓鼓地站着,变得神秘而又安详。
(1)照样子写词语。
浩浩荡荡:、、。
空灵灵:、、。
(2)写出反义词。
稀少——恬静——神秘——
(3)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莫高窟()的马蹄声
()的锡杖()的才情
( )的幕色()的沙原
(4)乐樽在三危山看到了什么样的奇景?
(5)莫高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6)中国拥有古老灿烂的文化,有许多文化遗迹,你知道有哪些吗?写上几处。
走进课文。
(1)布达拉宫散发着一种令人震撼的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把你的感受写一写。
(2)为什么说布达拉宫是一个宝物荟萃的“博物馆”?
(3)如果,你有机会到布达拉宫游览,你最想去看什么?你最想了解什么?
九龙壁
闻名全国的艺术珍品九龙壁,是一座用琉璃瓦砌成的彩壁。今天,我游览了北海公园,亲眼看了它。它精美的造型使我赞叹不已。
九龙壁,高5米,长27米,厚(1)2米。在影壁的正反两面,用七色的琉璃瓦分别镶嵌成九米巨龙。他们色泽鲜艳,形态逼真,像是在腾云驾雾似的,要冲出影壁,飞向天空。你看,一条黄龙和一条紫龙正在争夺一个火球。他们瞪圆了双眼,怒目相视。黄龙叉开四爪,伸出锋利的尖钩;那条紫龙也不示弱,傲慢地摆动着尾巴,轻蔑地瞟着对方,仿佛在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敢和我较量!”
再看其他几条龙,也各有特色。有的气势汹汹,杀气腾腾;有的耀武扬威,得意洋洋...... 他们形态各异,真是美不胜收。
九龙壁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第二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2)把“它精美的造型使我赞叹不已”改为双重否定句。
(3)为什么说“九龙壁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阅读理解忘我的罗丹
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有一天。茨魏格听说罗丹正搞一件作品,就忙不迭地来到罗丹家学习、请教。罗丹一见茨魏格来了,十分热情。便引他到自己的工作室。一进工作室,罗丹突然发现一个塑像差了一点,就连忙动手修改,感情立刻进入作品,全神贯注,几乎忘记了自己身边的茨魏格。一个小时过去了,塑像制作得十分令人满意。这时,罗丹才站起来,退了几步,眼光仍停留在作品上。当他的脚踩在另一个人的脚上时,猛一回头,才发现茨魏格。
“哎呀,实在对不起,请原谅,我实在……”罗丹十分过意不去,连声道歉。
茨魏格感慨万分,忙接过话说:“不要说了,您用自己的行动说出了我认为最宝贵的话。这一天下午,我所学到的,比我多年来在学校里学的要丰富得多。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要做得好,()值得去做,()就应该这样去做。”
(1)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全神贯注——
感慨万分——
(2)在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3)读画“”的句子,想一想,罗丹是因为踩到茨魏格的脚而向他道歉吗?还有其它原因吗?请你试着把“……”的话补充完整。
(4)茨魏格感慨万分,忙接过话说:“不要说了,您用自己的行动说出了我认为最宝贵的话。”这是一句什么样的话呢?把它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