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形成“士人政府”的思想文化条件主要是( )
A.法家思想日趋衰微 | B.黄老之学被推崇 |
C.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 D.科举制度的推行 |
《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
“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
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 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
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与这首诗的观点最相符的是
A.天人感应 | B.心外无理 |
C.格物致知 | D.经世致用 |
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B.有教无类 |
C.温故知新 | D.当仁不让师 |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
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