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德意志人文学者伊拉斯谟虽然同路德存在争论,但也有一些与路德相同的观点。伊拉斯谟认为,如果人们心中没有上帝,他们表面上的虔诚活动,如朝圣、立誓、守夜、禁食,仍是没有用的。这一主张与路德的思想相似之处是( )
| A.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发财致富 |
| B.反对天主教会兜售赎罪券的欺诈行为 |
| C.主张改革宗教否定教权至上 |
| D.认为苦修和事功不能达到救赎的目的 |
据《独断》记载,“天子一娶十二女,象十二月,三天人九嫔。诸侯一娶九女,象九州,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该材料不能说明
| A.当时存在“一夫多妻制”的情况 | B.该时期已经出现了分封制 |
| C.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 | D.该规定是出于维护宗法等级的需要 |
时下“扛鼎”一词分外“抢眼”,频频出现于各大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当中,它指“分量重、地位高”,暗含盛赞和推崇之意。三代至秦汉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器物。关于鼎,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 |
| B.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 |
| C.青铜鼎出现后,只是作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 |
| D.鼎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 |
“父亲在上,公瑾在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是我国旧式婚礼中的惯常礼仪。这种“敬天法祖” 半民俗出现的制度因源可追溯到
| A.世袭制度 | B.等级制度 |
| C.分封制度 | D.宗法制度 |
科技史专家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展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发明,属于后者的有
①蒸汽机②飞机③汽车④磁悬浮列车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③④ |
麻省理工学院高级研究员大卫·克拉克曾经这样说过:“互联网的最大成功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对人的影响。电子邮件对于电脑科学来说也许不是什么重要的进展,然而对于人们的交流来说则是一种全新的方法。”这段话着重强调的是
| A.互联网的技术含量低 |
| B.电子邮件并非先进技术 |
| C.互联网和电子邮件对人的重大影响 |
| D.电子邮件只是一种全新的交流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