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      日前后,河南省的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值。(大或小)
(2)A、B、C、N四点中线速度和角速度为0的是  点,线速度最大的是   点。
(3)L线是   (晨或昏)线,A点地方时为  时。再过三个月,A地昼长为小时。
(4)如果C点所在经线经度为0°,那么太阳直射点坐标是( ,)。此时北京时间是 时。与北京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5)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6)D点的地方时是,昼长小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水,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1判断,该海域位于 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 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 的作用。
(2)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 (方向)流动。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图1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 海区。
(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
(4)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在图2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哪一海区?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太平洋中的甲、乙两岛国示意图

(1)根据资料一,比较甲、乙两国的地理位置特征。
(2)读甲国降水量分布图,一月降水量从西向东减少,简述此种降水量分布现象的形成原因。
资料二: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2月22日7时51分在乙国南岛(南纬43.4°,东经172.7°)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3)地震发生时,乙国当地区时(东十二区)为

A.2月21日11时51分 B.2月22日3时51分
C.2月22日11时51分 D.2月23日3时51分

(4)甲乙两国均多火山、地震灾害,试解释其形成原因。
资料三:甲国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工业原料依赖进口,产品销往国际市场。乙国是经济发达国家,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量的50%。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
(5)阅读资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国人口和城市均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下图示意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的“二次转移”。

材料2:2012年1月10日,第八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筹备工作秘书长联席会议在海南海口市举行,来自泛珠三角省区的代表出席于本次会议,下图为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

(1)工业的“二次转移”导致了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试分析这种“集群效应”对广东边远地区的发展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
(2)A、B两地间相互输出的内容有何不同?

下图是地球公转在二分二至四个节气中的某一个节气,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虚线是回归线或极圈。读图回答问题。图中经度不清

(1)该节气是 ,地球公转的速度较(快或慢)。
(2)此时北京时间是 分,英国伦敦是 日。
(3)此时等太阳高度线是以 点为中心的同心圆;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的最小值。
(4)以下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东半球全部为夜半球
B.该日北半球的白昼范围比南半球大
C.该日北回归线是全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地区
D.160°E经线上的人们,此时正迎来新的一天的曙光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平方千米)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以下问题。
表一: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总量
耕地
林地
草地
未利用土地
111.32
2.35
4.31
50.54
54.12

表二: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平方千米)

水蚀
风蚀
冻融
盐碱化
12.53
83.93
5.24
9.398

(1)据资料分析,新疆的农业结构中 业的比重最大,未利用土地以 为主。
(2)新疆的种植业类型属于(双选):()
A.水田农业 B.绿洲农业 C.河谷农业D.灌溉农业
(3)新疆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中最大的优势是: ,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
(4)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中,风蚀占比重最大,试分析其原因:
(5)土地盐碱化主要是由于 造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