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气候类型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气候区代表性农作物具有的特点是(   )

A.喜高温多雨 B.耐高温干旱
C.喜阴冷潮湿 D.耐低温干旱

与乙地区相比,造成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洋流
C.地形 D.海陆轮廊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空气的相对湿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的水汽压(e)和饱和水汽压(es)之比,即f=e/es×100%。它是空气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读图饱和水气压与温度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空气M的相对湿度约为

A.63.5% B.73.5%
C.80% D.125%

若不考虑空气水汽压的变化,M地空气相对湿度较大的季节一般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读下图,回答各题。

图例甲、乙代表的粮食作物应是

A.甲—小麦 B.乙—玉米 C.甲—高粱 D.乙—水稻

立足本地资源,该地区应建立的工业部门有

A.化学工业 B.纺织工业 C.石油工业 D.钢铁工业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题。
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塔里木盆地黄土广布 B.东北平原土壤肥沃
C.云贵高原地形平坦 D.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

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B.东北地区酸雨危害严重
C.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 D.华南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

下列各地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明显地区优势的是

A.藏北高原——沼气 B.内蒙古高原——风能
C.四川盆地——太阳能 D.浙江——潮汐能

读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比重增减
东部
52.3
52.9
53.8
58.3
+6.0
中部
31.2
31.1
29.8
27.6
-3.6
西部
16.5
16.0
16.4
14.1
-2.4

A.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 B.经济发展速度:东部<中部<西部
C.东部与中部、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大 D.东部经济是正增长,中部、西部经济是负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