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为“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暑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特点。
(2)说出a-b段河流的流向,并估算其长度。
(3)图乙四幅地形剖面图中,能正确反映图甲中PQ一线地势起伏状况的是 (选择填空)。
(4)说出同学们在M处附近考察时容易遇到的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列举19世纪后期以来对M河流域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
(2)M河流域水力资源丰富,但在开发过程中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试分析其原因。
(3)N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___________,从气候、地势、水系三方面分析此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举例说明M河流域进行综合利用和开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读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自然原因是 。
(2)试分析图中①~②地区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比较严重的人为原因?
(3)③④⑤三个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是 ,简要分析其原因。
(4)为了保护铁路,有些地区的人们在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
(5)在①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 D.退耕还草 |
阅读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区域中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
区域 |
粮食作物 |
经济作物 |
甲 |
||
乙 |
(2)A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林业生产地区,试分析该地区林业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
(3)甲区域与乙区域相比,发展农业的明显优势是 ( )(单选)
A.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 C.机械化程度高D.作物熟制高
(4)试分析影响乙区域种植业发展的自然区位条件。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1)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而划分的三类水循环类型,图中甲是
循环,丙是循环;三个循环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
循环,水量最大的是循环。
(2)图中各字母所表示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
AD
CE
G F
读北半球洋流模式图(11分):
(1)从洋流与所经海区温度比较,图中A是流,B是流。从成因来讲,C属于流。
(2)图中1处和2处易形成渔场的是处 ,如果是在太平洋则渔场名称是,它是由两支洋流和
交汇形成。
(3)如果是在大西洋上,则洋流B的名称是,洋流C的名称是。
(4)四大渔场其中有一个不是由寒暖流交汇形成,它是,它的形成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