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反映中国( )
A.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 B.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 |
C.乡村人口数量减少 | D.劳动人口数量减少 |
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 )
A.人口数量先减后增 | B.人口增长为“三低”模式 |
C.人口密度持续增大 | D.人口迁移受生态环境影响 |
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A.①地的较大 | B.②地的较大 |
C.两地相当 | 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
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
A.西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东南风 |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
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 |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
下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 )
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图,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gα=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右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学校大约位于()
A.21.5°N | B.21.5°S | C.45°N | D.45°S |
下图是甲、乙两地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若这一天为6月22日,则乙地的地理坐标最接近( )
A.40°N、52.5°E | B.40°N、127.5°W |
C.40°S、52.5°E | D.40°S、127.5°W |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关于地心对称 | B.关于地轴对称 |
C.关于赤道对称 | D.关于极点对称 |
下图中N、S为南北极点,P、Q是晨昏线与某一经线圈的两个交点,K、L位于晨线或昏线的中点,P、K两地经度相差15°。 P点纬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图中K点、L点的纬度值分别是( )
A.0°,0° | B.23.5°,23.5° |
C.0°,23.5° | D.23.5°,0° |
图中Q点的昼长可能是( )
A.8小时 | B.14小时 |
C.16小时 | D.24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