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钱唐湖石记 (唐)白居易
钱唐湖事,刺史要知者四事,列如左:
钱唐湖一名上湖,周回三十里,北有石函,南有笕。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可溉五十余顷。先须别选公勤军吏二人,一人立于田次,一人立于湖次,与本所由田户,据顷亩,定日时,量尺寸,节限放之。
若岁旱,百姓请水,须令经州陈状,刺史自便压帖所由,即日与水。若待状入司,符下县,县乡,乡差所由,动经旬日,虽得水,而旱田苗无所及也。
大抵此州春多雨,夏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自钱唐至盐官界,应溉夹官河田,须放湖入河,从河入田。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脱或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
俗云决放湖水,不利钱唐县官,县官多假他辞惑刺史。或云鱼龙无所托,或云茭菱失其利。且鱼龙与生民之命孰急?茭菱与稻粮之利孰多?断可知矣。又云放湖即郭内六井无水,亦妄也。湖底高,井管低,湖中又有泉数十眼,湖耗则泉涌,虽尽竭湖水,而泉用有余。况前后放湖,终不至竭,而云井无水,谬矣!其郭内六井,李泌相公郡日所作,甚利于人。与湖相通,中有阴窦,往往堙塞,亦宜数察而通理之,虽大旱而井水常足。
湖中有无税田约十数顷,湖浅则田出,湖深则田没。田户多与所由计会,盗泄湖水,以利私田。其石函南笕,并诸小笕闼,非浇田时,并须封闭筑塞,数令巡检,小有漏泄,罪责所由,即无盗泄之弊矣。
又若霖雨三日以上,即往往堤决,须所由巡守,预为之防。其笕之南,旧有缺岸,若水暴涨即于缺岸泄之若不减兼于石函南笕泄之防堤溃也
余在郡三年,仍岁逢旱,湖之利害,尽究其由。恐来者要知,故书之于石。欲读者易晓,故不其言。
长庆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记。
【注释】①钱唐湖:西湖。②官河:运河。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要知者四事,列如左具:详细
B.符下县,县乡帖:文告
C.李泌相公郡日所作典:掌管
D.欲读者易晓,故不其言文:修饰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节限放之 B.县官多假他辞惑刺史
吾尝跂望矣不赂者赂者丧
C.湖底高,井管低 D.虽大旱而井水常足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于其身也,耻师焉,惑矣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上所写关于西湖水利问题的文章,涉及灌溉农田、控制水位、疏通水井、防止溃堤等事项,可谓详尽。
B.白居易为官能切实为民着想,遇到旱年,令百姓直接前往州衙递交状纸“请水”,这样做减少了中间环节,使旱苗得以及时浇灌。
C.本文除立灌溉制度以告民众及继任者外,还对官府的自私、吏治的黑暗有所揭露,也肯定了李泌在杭州开凿六井造福一方的做法。
D.白居易反对利用湖水耕种湖中无税田,下令采取措施将石函及大小笕口堵塞,并派员巡查,有一点泄漏,就追究主管官员的责任。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若 水 暴 涨 即 于 缺 岸 泄 之 若 不 减 兼 于 石 函 南 笕 泄 之 防 堤 溃 也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
⑵仍岁逢旱,湖之利害,尽究其由。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冉氏烹狗记(片断)
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sh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故置之。
刘位东谓余曰:“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群狗狺狺①吠,冉氏狗亦迎而吠焉。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jī)伤者数矣。余且斗且行,过冉氏门而东,且数十武②,狗乃止。当是时,身惫甚,幸狗渐远。憩道旁,良久始去,狗犹望而吠也。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③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闻冉氏颇患苦此狗,旦④若遇之于市,必嘱之使勿杀;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居数日,冉氏之邻至,问其狗,曰:‘烹之矣。’惊而诘其故,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遁⑤。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⑥者,烛之,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转侧,垂头闭目,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主人曰:‘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⑦之用也,恶⑧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嗟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狗也哉?
[注:①狺狺(yin),狗叫声。②且,将近;武,古代以半步为武。③藉(jiè)令,假使。④旦,明早,⑤遁(dù),逃走。⑥微息,细微的喘气声。⑦仓卒(cù),勿忙;一旦,一时。⑧恶(wū),怎。]
划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其猛也。然:可是,表转折。
B.之,则狗也。烛:名词用作动词,拿蜡烛照。
C.不敢转侧。少:通“稍”。
D.以故,遂烹之也。 是:判断词“是”。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
(2)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①,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②,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①檥(yǐ倚):整船靠岸。②面之:跟项王面对面。吕马童原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回过头来看见他,二人才正面相对。
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项王壁垓下军:驻军
B.持短接战兵:兵器
C.项王身亦十余创被:受
D.吾闻汉我头千金购:购买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今人有大功击之,不义也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
B.①愿十五城请易璧②军中无为乐,请以剑舞
C.①骓不逝兮可奈何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D.①令骑皆下马步行②自刎而死

下面诗词是后人对项羽的评价,对项羽表示同情肯定的一项是 ()2分
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
②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
③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
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3分)
(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景公之嬖妾婴子死,公守之,三日不食,肤着于席不去。左右以复,而君无听焉。晏子入,复曰:“有术客与医俱言曰:‘闻婴子病死,愿请治之。’”公喜,遽起,曰:“病犹可为乎?”晏子曰:“客之道也,以为良医也,请尝试之。君请屏,洁沐浴饮食,间病者之宫,彼亦将有鬼神之事焉。”公曰:“诺。”屏而沐浴。晏子令棺人入敛,已敛,而复曰:“医不能治病,已敛矣,不敢不以闻。”公作色不说,曰:“夫子以医命寡人,而不使视,将敛而不以闻,吾之为君,名而已矣。”晏子曰:“君独不知死者之不可以生邪?婴闻之,君正臣从谓之顺,君僻臣从谓之逆。今君不道顺而行僻,从邪者迩,导害者远。谗谀萌通,而贤良废灭,是以谄谀繁于间,邪行交于国也。昔吾先君桓公用管仲而霸,嬖乎竖刁而灭,今君薄于贤人之礼,而厚嬖妾之哀。且古圣王畜私不伤行,敛死不失爱,送死不失哀。行伤则溺己,爱失则伤生,哀失则害性。是故圣王节之也。即毕敛,不留生事,棺槨衣衾,不以害生养,哭泣处哀,不以害生道。今朽尸以留生,广爱以伤行,修哀以害性,君之失矣。故诸侯之宾客惭入吾国,本朝之臣惭守其职,崇君之行,不可以导民,从君之欲,不可以持国。且婴闻之,朽而不敛,谓之僇尸,臭而不收,谓之陈胔。反明王之性,行百姓之诽,而内嬖妾于僇胔【注】,此之为不可。”公曰:“寡人不识,请因夫子而为之。”晏子复曰:“国之士大夫,诸侯四邻宾客,皆在外,君其哭而节之。”仲尼闻之曰:“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小事之成,不若大事之废,君子之非,贤于小人之是也。其晏子之谓欤!”
【注】:僇胔(lù zì),侮辱尸体,这里指使尸体发臭。
(节选自《晏子春秋》)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间病者之宫,彼亦将有鬼神之事焉 间:离开
B.将敛而不以闻  敛:通“殓”,收殓
C.昔吾先君桓公用管仲而霸   霸:称霸
D.请因夫子而为之    因:趁机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闻婴子病死,愿请治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B.臭而不收,谓之陈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今朽尸以留生/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爱失则伤生/入则无法家拂士

下列各组句中,分别表明景公嬖妾和晏子善谏的一组是()

A.
B.
C.
D.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君不道顺而行僻,从邪者迩,导害者远。
译文:
②国之士大夫,诸侯四邻宾客,皆在外,君其哭而节之。
译文:
③小事之成,不若大事之废,君子之非,贤于小人之是也。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诸君于此步兵强弩张:埋伏
B.弱冠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事:拜见
C.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任侠:以侠义自任
D.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大恸:极度悲伤

下列能表明杨业骁勇善战或老于边事善用兵法的一项是( )
①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②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③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④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
⑤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⑥乃不食,三日死。

A.②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杨业担心自己和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安危,所以劝汉主刘继元投降北宋。
B.杨业年轻的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谙用兵法,用鹰犬逐雉兔,所以每次畋猎所获得的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
C.杨业败至谷口却不见埋伏的援军,自知必死无疑,却仍不投降;力战至被俘,绝食而死。
D.杨业不主张正面与辽军作战,但是王侁怀疑他另有图谋,杨业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和勇敢,决定首先出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
(2)(课内)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故南阳太守黄子廉之后也,枝叶分离,自祖迁于零陵,遂家焉。盖少孤,婴丁凶难,辛苦备尝。然有壮志,虽处贫贱,不自同于凡庸,常以负薪余间,学书疏,讲兵事。初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孙坚举义兵,盖从之。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坚薨,盖随策及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
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分主诸曹。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功为官,不以文吏为称。今贼寇未平,有军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曹,纠擿①谬误。两掾所署,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 无为众先。”初皆怖威,夙夜恭职;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 盖曰:“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杀之。县中震栗。后转春谷长,寻阳令。 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
盖姿貌严毅,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②床中。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拜武锋中郎将。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尽归邑落。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 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 攻,盖又平讨。加偏将军,病卒于官。 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又图画盖形,四时祠祭。及权践阼,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关内侯。(选自《三国志·吴书十》)
注:①擿(tì):揭发。②厕:侧,旁边。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北董卓 走:投奔
B.诸山越不宾:礼貌
C.渐人事 容:包容
D.山越怀附怀附:心怀不轨

以下各组句子中,总体上最能表现出黄盖“文治武功”的是(3 分)
① 学书疏,讲兵事
② 南破山贼,北走董卓
③ 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
④ 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
⑤ 建策火攻
⑥ 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

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黄盖年幼之时便品尝到生活的艰辛困苦,早年就失去了祖父,遭遇凶险苦难,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他胸怀大志。
B.黄盖年轻之际非常关心用兵打仗之事,在日后为东吴孙氏政权效力之时常常披甲上阵, 深入惨烈的战场,可谓勇猛之将。
C.在山越之地常有叛乱之时,黄盖主动请缨治理山越之地,并最终以严格的治理之举实 现了该地的稳定。
D.黄盖在赤壁之战中中箭落水,后被吴军韩当救起,才得以生还。后因战功显赫,被封 为武锋中郎将。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令长不德,徒以武功为官,不以文吏为称 。(5 分)
译文:
(2)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5 分)
译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