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无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章邯狐疑,阴使侯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纡水上,大破之。
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墟上。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愿将军计之孰:仔细、周详 B.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赐死。竟:竟然
C.项羽乃与洹水南殷墟上。 期:约定。 D.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眼泪

下列各句子中,不属于章邯背叛秦国原因的一句是              (   )

A.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 B.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
C.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 D.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高三天不见长史欣,长史欣很害怕,赶紧返回部队,却不敢走时的道路,因为
他担心赵高派人追杀他。
B.陈馀给章邯分析说:赵高平素谄媚二世,受二世宠信,但秦国危急,也怕二世诛杀
他;所以赵高会利用法律杀章邯而求得自保。
C.陈馀送给章邯的信中说 “上天灭亡秦国,不愚昧的人都知道”,目的是劝章邯保全自己。
D.章邯第二次派人见项羽,想要订立盟约。项羽因为粮草不足,而最终同意结盟。

把文言文阅读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为戮乎?
(2)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并将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宋•阮阅《诗话总龟•推敲》)
解释:讶()方()俄()布衣之交()
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并将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画鬼最易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解释:为()孰()罄()类()
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并将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卞和献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①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韩非子•和氏第13》)
注释:①刖:断足。古代的一种酷刑。
解释:奉()而()诳()奚()
之()理()
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并将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①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②,人皆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原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贾谊集》)
注释:①孙叔敖,春秋时楚人,曾三度为楚相,有贤名。②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即担任楚国的宰相。
解释:一()后来()处()原()
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并将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袁安卧雪
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后汉书·袁安传》)
注释:案:考查。案行,即巡视。
解释:时()谓()何以()干()
译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