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革红利”和“国家利益”关乎国计民生,为人民群众所广泛关注。某校高二学生在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围绕这两项内容进行了交流。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聚焦“改革红利”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两会答中外记者问时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为此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1)结合第一组观点,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第二组:热议“国家利益”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更加灵活主动地维护着国家利益——
人文情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月20日对当前乌克兰局势表示高度关切,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克制,在乌克兰的华侨华人大约2万人,中国驻乌大使馆已经提醒华侨华人、中资机构、留学生,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前往事态激化地区;公安部严厉打击3·01昆明火车站暴恐犯罪分子。
坚定立场:“人民币汇率是一国的主权,完善汇率机制是中国自主的选择。”“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方派遣渔政执法船是依据中方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的渔业管理活动。”
和谐理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是追求幸福的梦,是奉献世界的梦。
(2)联系第二组观点,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维护国家利益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个人品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快递业两度载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点赞快递业,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就快递业发展作出部署。



材料: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快递业发展的措施:一是向各类资本进一步开放国内快递市场,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做优做强。二是简化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和进出境快件通关手续,探索快递企业工商登记“一照多址”。三是推进“互联网+快递”,发展便民利商新业态。四是给予快递专用车辆城市通行和作业便利。五是加大财税、金融、用地等政策支持。
(1)图一反映出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促进快递业发展的?
(3)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应如何解决图二中的问题。

2015年9月,随着辽宁“丹东一号”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丹东一号”被认为是甲午战争中被日舰击沉的“致远号”的证据逐渐的充分。121年前爆发的甲午战争,是民之痛、国之殇。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某校时政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甲同学认为,清末政治腐败,内斗激烈。甲午之败并非海军之败,也非陆军之败,而是国家之败。日本是胜利是制度的胜利,大清帝国之败是制度的失败。
乙同学认为,为了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我们一方面要增强海洋意识,捍卫海洋权益;同时大力增强军队实力,不惹事也不怕事,对于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不回避、不妥协、不让步。
(1)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角度看,乙同学观点给我们什么启示?
(2)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谈谈你对“不惹事、不怕事”的看法。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注:
①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平均工资是城镇职工的8.68倍,2011年扩大至17倍。
②中国企业员工工资占企业运营成本的平均比例不到10%,与发达国家的50%差距很大。
③我国行业间工资差距中,约1/3是垄断因素造成的。
材料二:2014年11月6日,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健全国有企业薪酬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企业负责人与职工之间的合理分配关系,调节行业间的薪酬差距,建立合理的工资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专家解读提出,形成合理的收入差距,要通过政策的、市场的手段来逐步引导和调节,建立与企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薪酬分配新机制,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从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角度,说明国家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3)结合上述材料,请你就如何建立企业薪酬分配新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指出,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有开放的信念、合作的信念,就能跨越山川海洋的重重阻隔,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宽广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中国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欧盟是最大的发达经济体,“最大”与“最大”交融,一切都有可能。中欧建交以来,双方贸易增长了230多倍;中欧应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希望欧方对中国企业赴欧投资提供更加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交流,鼓励文化产业和产品服务领域的合作。
材料二:欧洲关注中国,中国也关注欧洲。近40年的中欧关系,双方的政治互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共同利益的纽带使双边关系充满吸引力和扩展力,欧洲作为十分重要的战略一极,对维护世界和平有着特殊的贡献;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致力于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周边环境。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进一步加强中欧合作,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关系的知识,说明中欧双方能达到政治上的高度互信的理由。

增长趋势放缓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M省政府着力打造经济“升级版”,采取一系列措施引领创新发展:引导企业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重点完善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和废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引领科技成果的转化创新;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以百姓诉求为关键点,牢牢把握百姓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平安三条“底线”。以依法治省为落脚点,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
请回答:
(1)上面两幅图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分析材料二中M省政府所采取措施的经济意义。
(3)根据材料二,运用我国政府的知识,分析M省政府是如何打造经济“升级版”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