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 的递增,而呈 性变化的规律,这里元素的性质主要是指 和 ;提出元素周期律并根据周期律编制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实验2]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产生黑色固体甲,其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以及被掩蔽的氧化亚铜。
查阅资料: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4)②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
(5)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待测溶液(阳离子为Na+)中可能含有SO42-、SO32-、NO3-、Cl-、Br-、CO32+、HCO3-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每次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回答以下问题:
(1)待测液中是否含有SO42-、SO32-:。
(2)沉淀B的化学式为;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为。
(3)根据以上实验,待测液中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肯定存在的离子还有。
I、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填序号)①氨气 ②氨水 ③盐酸 ④醋酸 ⑤硫酸钡 ⑥银 ⑦氯化钠 ⑧二氧化碳 ⑨醋酸铵 ⑩氢气
II、某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Cr2(SO4)3、K2S2O8、K2Cr2O7、K2SO4、H2SO4、H2O。已知K2S2O8的氧化性比K2Cr2O7强。
(1)请将以上反应物与生成物编写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不要求配平)
(2)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Cr2(SO4)3是
(3)在酸性条件下K2Cr2O7与草酸(H2C2O4)反应的产物是:Cr2(SO4)3、CO2、K2SO4和H2O,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I.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A和B,发生如下反应:xA(g) +2B(s)
yC(g) △H< 0。在一定条件下,容器中A、C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0~1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__。
(2)推测第10 min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填序号,下同);第16 min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_。
①减压②增大A的浓度③增大C的量
④升温⑤降温⑥加入催化剂
(3)若平衡I的平衡常数为K1,平衡II的平衡常数为K2,则K1______K2(填“>”、“=”或“<”)。
II. 如图所示,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透明气囊。关闭K2,将各1 mol NO2通过K1、K3分别充入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均为a L。
①B中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判断可逆反应2NO2N2O4已经达到平衡。
②若平衡后在A容器中再充入0.5mol N2O4,则重新到达平衡后,平衡混合气中NO2的体积分数_______(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若打开K2,平衡后B容器的体积缩至0.4a L,则打开K2之前,气球B体积为______L。
(1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已知A、B、C、D、E、X、Y是由表中给出元素组成的常见单质或化合物,并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⑧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2)⑤与As两种元素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若E为氧化物,则A、X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Y由②⑥⑦三种元素组成,它的水溶液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As可与Y的碱性溶液反应,当消耗1 mol还原剂时,消耗2.5 mol氧化剂,转移5 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