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C.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D.生态系统的稳定与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其稳态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 |
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对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 | B.中心体 | C.线粒体 | D.高尔基体 |
下列藻类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伞藻 | B.衣藻 | C.硅藻 | D.颤藻 |
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设法提高细胞环境温度,有利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植物细胞质的流动 |
B.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应加大通光孔的进光量 |
C.若在低倍镜观察的基础上转换高倍物镜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
D.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呈正方形的区域容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 |
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原理是蛋白质中的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紫色的络合物。下列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化合物是
A.![]() |
B.![]() |
C.![]() |
D.![]() |
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黑色
B.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用龙胆紫溶液将染色体染成紫色
C.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所用的底物应该是过氧化氢
D.蛋白质鉴定实验中双缩脲试剂A、B应混合均匀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