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
小熊与蜜糖
熊妈妈还来不及向自己的孩子交代应注意些什么,它那好动的儿子就忘了妈妈要它待在家里的嘱咐,蹦蹦跳跳地径直跑进森林。这里多开阔呀,各种从没闻到过的清香扑鼻而来!又挤又闷、空气不新鲜的熊洞就显得太憋气、太污浊了。小熊忘情地追逐纷飞的彩蝶,追着追着追到一个树洞,在洞口就闻到一股勾魂的甜香,这甜香诱惑得它鼻孔痒痒的。
小家伙走到洞口细瞧细看,发现里头蜜蜂多得数不清。一些蜜蜂嗡嗡地在周围飞转,像忠实的哨兵威严地保卫着自己的家园;一些蜜蜂带了花蜜回来,钻进洞里,不一会儿又从洞里钻出来,飞进森林。
好奇的小熊被这一切给迷住了,它再也抵挡不住这醉心的诱惑。它迫不及待地要弄明白这树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有什么名堂。它先是伸进爪子去抠,很快它摸到热乎乎、黏糊糊的东西。爪子缩出来一看,上头粘的竟是蜜!
小熊还没舔着自己的爪子呢,还没来得及甜得眯起双眼呢,狂怒的蜂群已经向它猛袭而来。那蜂群如黑云一般,直扑它的鼻子、耳朵、嘴……小熊受不了这难忍的疼痛,嗷嗷直叫,两只前爪频频拍打蜜蜂,拼命进行自卫。
小熊忘了害怕,飞跑着回了家。被蜇得满鼻满耳肿痛的小熊,眼泪汪汪地跑到自己的妈妈面前。熊妈妈照例责备了它一通,然后用冰凉的泉水淋洗它的痛处。
从此以后,小熊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就是:甜蜜得用痛苦的付出去换取。
1.照样子写词语。
热乎乎: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蹦蹦跳跳: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嘱咐——( ) 忠实——( ) 诱惑——( )
(2)反义词:污浊——( ) 凶残——( ) 冰凉——( )
3.照样子写句子。
(1)一些蜜蜂嗡嗡地在周围飞转,像忠实的哨兵威严地保卫着自己的家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蜂群如黑云一般,直扑它的鼻子、耳朵、嘴……
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甜蜜得用痛苦的付出去换取”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 B.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
C.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 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课外阅读
四季的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偎依着西山,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齐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声听起来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 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银霜的早晨在无雪无霜寒冷的清晨也要升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和这寒冷的早晨是多么和谐啊!
(1)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偎依——( )暖和——( )
(2)给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这篇短文是按( )顺序叙述的。
(4)短文中,作者所描写的美丽的景物有:春天的( ),夏天的( ), 秋天的( ),冬天的( )。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骆驼蓬
骆驼蓬,你是沙漠植物中的骄子。
啊,你看上去是那么不起眼!没有(挺拔 挺直)的茎,翠绿的叶,艳丽的花,但你一代一代倔强( qiáng jiàng)地生长着,把根须深深地扎( zhā zā )进沙砾之中,(摄取 拿取)一星半点的水分和营养,日积月累( lěi lâi ),把它储进自己的叶和茎里……但那不是为自己生存,而是为他人造福。
可不是吗?当长途跋涉的驼队饥渴难忍之时你无私地奉献出自己地茎和叶 为驼队继续加油出力当严寒(袭击 打击)驼队的时候你还是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的一切燃起熊熊大火给辛勤的跋涉者以光明和温暖 。
骆驼蓬,你本是一种普通的,无名的蓬,但人们用“骆驼蓬”这个美号为你命名,这是你的骄傲,也是你的光荣。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划“”)。 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
(2)请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请你用“”划出文章的中心句。
(4)作者说骆驼蓬“为他人造福”,文章是怎样描写具体的,用“”划出有关句子。从这些句中,我们可以看出骆驼蓬具有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骆驼蓬的思想感情。
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画里少了什么
星期二,三年级一班上美术课,教美术的文老师带来了一张大白纸,宣布这节课全班集体绘画,绘画的题目是《海洋世界》。
美术课是大家最爱上的课,班上有几位小画家,他们画的画还得过少年绘画比赛奖呢。椅子搬到一旁,白纸在并起的桌上铺开,老师一说开始,同学们立刻围上前去,争先恐后地动起笔来。
半小时后,画完成了。
这是一幅奇怪的画。长长的画卷上画满了大鱼,除了大鱼什么都没有。
“这是海洋世界吗?”文老师向大家提出了问题。“不!”有同学回答。“海洋世界有什么?”“有珊瑚!”“有水草!”“小虾米,小鱼!”“还有海岛呢。”
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回答。
“那我们这幅画为什么只有大鱼呢?”
教师里安静下来,同学们在认真思考文老师提出的问题,接着争先恐后地发言,热烈地讨论起来。
在海洋世界里,大鱼是很重要的,也很显眼,同学们都愿意画大鱼,画海洋世界里最重要的生物,这没有错。可是,海洋世界并不是只有大鱼,海洋生物是丰富多彩的。全班同学要联合画好《海洋世界》,就要分工合作,有画大鱼的,也有画小鱼的,有画珊瑚的,也有画水草的。如果每个人都只是想画大鱼,画出来的就只是一群大鱼,而不是海洋世界。
一场讨论后,同学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们用剩余的时间,画了一幅真正的《海洋世界》。
(1)同学们第二次画的 《海洋世界》,画面上有哪些内容?
(2)短文哪些内容写得具体?为什么这样写?
(3)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疏通
清晨,小街上异常忙碌,人来车往,像畅流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他们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动缓慢了,渐渐停止了。“喂!快走啊!”一个大汉猛按车铃,厉声高喊,“急死人了!”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唉!小街太窄了!“一个中年人长叹了一声。有几个干脆调转车头,绕道而走。
人越聚越多。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老大爷,头发班白,神情安详,嗓音烘亮:“一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须当?快走吧!”他和颜悦色地劝开了厮缠在一起的两个小伙子,站在小街当中高声喊道:“东去的,右边走!前边的,别亭住!快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加快,一会儿,小街又畅道无阻。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1)文中第二自然段有几个错字,请在错字下面画“”,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2)本文叙述小街堵塞的句子,请用“”画下来。
(3)文章标题(疏通)的含义是 ()
(4)文章将()比作小溪,结尾写“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比喻()。
(5) 请写出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
课外阅读。
①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②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转暖开始发芽。春季,是竹子生长的旺期,可这时候,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天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③竹子的作用可大啦!它能做成笛、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请选择一个题目写在文章上面的横线上。
①竹笋②竹子 ③竹子的作用
(2)用“”画出竹子长得快的语句。
(3)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4)本文主要赞扬了竹子的精神。读了本文,我还想到了跟竹子一样的树木,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