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内文言文阅读
《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故有所不辟也 患:(        ) (2)尔而与之 蹴:(        )
(3)为身死而不受 乡:(        ) (4)是亦不可以乎 已:(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九下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释下列加线字词。
宫妇左右莫不面刺寡人之过者寡人之耳者时时而
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述下面句子。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根据选文看,齐国最终能“战胜于朝廷”主要有哪些因素?

阅读《牧竖》一文,完成小题。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③去:距离。④仓皇:惊慌。⑤嗥(háo):狼的叫声。⑥号(háo)且爬抓: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 ⑦致:使。⑧趋:向,到。 ⑨跑(páo):同“刨”,兽用前爪刨地。
按要求完成下列两题。
⑴解释加线的词语。
甚仓皇()②大狼声仰视()
③狼闻声四()④气已矣()
⑵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久之不动

A.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B.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C.学而时习之(《<论语>八则》)
D.久之,目似瞑(《狼》)

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八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是人与狼的较量,《狼》中的屠户与本文中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阅读下文,解答问题。
楚威王闻庄周贤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千金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牲乎?养之数岁,衣以彩绣,以入太庙。当是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曳尾于污渠之中而自快,不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注释】①孤豚:小猪②亟:通“急”,赶紧③有国者:掌握国家政权的人。羁:羁绊、束缚
解释加线的词语
使使千金迎之 () ()
⑵子亟()
翻译句子
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庄周拒绝楚威王的根本原因是(请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本文表现了庄周的思想意志,请选出下列理解恰当的()

A.不愿像牲口那样被宰杀而成为祭品。
B.不稀罕千金重利和卿相尊位。
C.保持个人节操,不与“有国者”同流合污。
D.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阅读下文,解答问题。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文出自《》,作者是北宋文学家
翻译句子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内容理解
(1)第③段加线的“二者”是指第①段的“感极而悲者”和第②段的“喜洋洋者”。这两种人的特点,若是用第③段的语句表示,即是“”和“”。
(2)第③段加线的“斯人” 则是指“

阅读下文
许允之妻
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之。其妇出诫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若不称职,臣受其罪。” 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有删节)【注释】①郎:职官名称。吏部的下属官员。 ②虎贲(bēn):武士。 ③收:逮捕,拘押。④妇:指许允的妻子。⑤语出《论语•子路》。⑥不:同“否”。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主可以理夺()
(2)下列“寻”与“勿忧,寻还”中的“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乃入吴二陆
B.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C.未果,病终
D.遂至承天寺,张怀民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线词语的含义。
尔所
许允最终获释的主要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许允接受魏明帝质问时巧妙应答,显示出他的才情。
B.许允是听从他妻子的劝诫后在举贤能时任人唯贤的。
C.从许允之妻的言行中看出她机智聪明与不凡的气度。
D.许允的妻子是一个擅长“作粟粥”并料事如神的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