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丑兵/莫言
①1976年冬天,排里分来了几个山东籍新战士,丑兵王三社就是其中之一。与其他人站在一起,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②长得丑,就老老实实的,少出点风头吧,他偏不,他对任何事情都热心得让人厌烦,口齿又不太清楚,常常将我姓郭的“郭”字读成“狗”字,于是我在他嘴里就成了“狗”排长。 
③不久,春节到了。省里的慰问团来部队慰问演出。政治处让我们排派十个公差去当临时服务员。我立即挑选了九个战士,命令他们换上新军装,就在我指指划划地做“战前动员”时,丑兵回来了。一进门就嚷:“‘狗’排长,要出公差吗?”他这一嚷破坏了我的兴致,我便气忿忿地说:“什么狗排长,猫排长,你咋呼什么!”他的嗓门立时压低了八度,“排长,要出公差吗?我也算一个。”我随口揶揄他说:“你去干什么?去让慰问团看你那副漂亮脸蛋儿?”这些话引得在一旁的战士们哈哈大笑。和丑兵一起入伍的小豆子也接着我的话茬说:“老卡(他们称丑兵为卡西莫多)你呀,还是敲钟去吧!” 
④战士们又是一阵大笑。丑兵像是挨了两巴掌,本来就黑的脸变成了青紫色,他脑袋耷拉着,慢慢地退出门去。 
⑤后来,丑兵向连里打了一个报告,到生产组喂猪去了。三年过去了,我已提升为副连长,主管后勤工作。 
⑥1979年初,中越边境关系紧张到白热化程度,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⑦动员大会之后,决心书,请战书一摞摞地堆在连部桌子上。有的人还咬破指头写了血书。全连唯有丑兵没写请战书。说实话,我很恼火。 
⑧晚上,支委会正式讨论去南边的人员名单,会开到半截,丑兵闯了进来。指导员疑惑地笑着问:“王三社同志,你?” 
⑨丑兵眼睛潮乎乎地说:“我想上前线。我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我也是个人,中国青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⑩丑兵被批准上前线了。 
⑪开完欢送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就披衣下床,向丑兵住的房子走去——他单独睡在猪圈旁边一间小屋里。半个月亮明灿灿地照着营区,像洒下一层碎银。小屋里还亮着灯,我推开门走进去,丑兵正在用玉米糊糊喂一头小猪崽,见我进来,他慌忙站起来。把喂好的小猪抱进一个铺了干草的筐子里:“这头小猪生下来不会吃奶,放在圈里会饿死的,我把它抱回来单养。”
⑫我说:“小王,咱们就要分手了,你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吧,千万别憋在肚子里。”他沉吟了半晌:“副连长,我这次是抱着拼将一死的决心的,不打出个样子来,我不活着回来。” 
⑬“我不敢指望人们喜欢我,也不敢指望人们不讨厌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厌丑之心人亦皆有之。谁也不能扭转这个规律,就像我的丑也不能改变一样。但是,美,仅仅是指一张好看的面孔吗?小豆子他们叫我卡西莫多,开始我认为是受了侮辱,渐渐地我就引以为荣了……”
⑭“两年来,我读了不少书,并开始写一部小说。”他从被子下拿出厚厚一叠手稿,把手稿递给我,我小心翼翼地翻看着,从那工工整整的字里行间,仿佛有一支悠扬的歌子唱起来,一个憨拙的孩子沿着红高粱烂漫的田间小径走过来。
⑮“副连长,我就要上前线了,这部稿子就拜托您给处理吧……” 
⑯我紧紧地拉着他的手:“好兄弟,谢谢你,谢谢你给我上了一场人生课……” 
⑰几个月后,和丑兵一块上去的战友纷纷来了信,但丑兵和小豆子却杳无音讯。丑兵的小说投到一家出版社,编辑部很重视,来信邀作者前去谈谈,可是丑兵却如石沉大海一般,这实在让人心焦。 
⑱终于,小豆子来信了。他写道:我和三社并肩搜索前进,不幸触发地雷,我眼前一黑,就倒了下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感觉到被人背着慢慢向前爬行。我大声问:“你是谁?”他瓮声瓮气地说:“老卡。”我挣扎着要下来,他不答应。后来,他越爬越慢,终于停住了。我意识到不好,赶忙喊他,摸他。我摸到了他流出来的肠子……
19丑兵死了,竟应了他临行前的誓言。我的泪水打湿了信纸,心也一阵阵痉挛。 
(选自《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有删改) 
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2)半个月亮明灿灿地照着营区,像洒下一层碎银。
小说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手法刻画丑兵,找出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起初被人叫“老卡”,丑兵很受打击,后来他却自称“老卡”,对此,你如何解读?
“好兄弟,谢谢你,谢谢你给我上了一场人生课……”请探究“人生课”在全文中的深刻意蕴。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冬之忆

王紫研

①冬天总是令人难忘。

②假如我是动物,一定是冬眠动物,挨不过这刺骨的寒冷,乐得把一季的苦痛换一席长梦。当然也可以做南飞的大雁,但我又懒,受不了那颠簸,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挖个洞把自己埋起来,待明年春暖花开,我醒了,又是生龙活虎。

③但老天爷不让我做动物。逃不过这个宿命的季节,所以只好想办法给自己“冬眠”﹣﹣周末了,管它作业如山,先给自己放个假,吃过晚饭,急往被窝里钻,一边享受着惬意的温暖,一边想着明天是必须早起的。可谁承想,到了早上,却是闹钟响了一遍又一遍,依然半梦半醒魂游天外„„冬天,就是一个个和寒冷“搏斗”的季节!

④东北的亲戚说下雪了,才猛地想起北京已经好久没见一星半点雪末了。连续的暖冬快要让人忘记雪花的模样,记得小的时候也下过挺大的雪,奇怪怎么天气越“暖”自己却越来越怕冷?

⑤小时候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呢?开动记忆的搜索器,找到一些零散的片断。

⑥天麻麻亮,奶奶就起身了,她习惯每天早起赶去菜场买菜。我闹着要跟她一起去,她说外面好冷的,丫头再多睡会儿。我说我不怕,非要起来不可,可奶奶还是撂下我一个人走了。“好玩”的事都不带我去,让我每每失望落寞之极。

⑦下雪了,轻轻柔柔满天飘落,伸手去捧,在指缝里倏地溜走了。门外墙边有一堆砖,已经积了薄薄一层雪,从砖面上刮下一层,捏成一团,和小朋友打雪仗,兴奋得满脸通红。结果浑身衣服湿透,回去被妈妈狠骂一通,呵斥着换衣服。

⑧冷吗?真的很冷。小学规定不准戴手套,据说是为了锻炼小孩子的意志,做早操的时候寒风凛冽,十指连心地痛。坐在教室里,虽然有暖气,但教室门总是被捣蛋的男生们一次次故意打开,一脸怪笑地向冻得瑟瑟发抖的我们发出挑衅,所有脚趾都毫无知觉,手指也麻木得不听使唤,偏偏还被老师叫到黑板前去做题目。使出吃奶的劲儿勉强握住粉笔,扭扭捏捏写出来的字就只能连猜带蒙„„冬天,就是恨透了那些“坏小子”的季节!

⑨真正的冬是属于北方的,记忆中北方的雪就像一位硬汉﹣﹣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一整夜便厚可没膝,一积就一个多星期,捧在手里不化,踩在脚下硬成冰,尽显着雄奇的风格。和三五好友手牵着手,踩着滑溜溜的冰面小心翼翼挪行,每一步都要付出极大勇气。不时从冰层下面传来“哗啦啦”一阵闷响,便齐刷刷被吓得尖声惊叫,定格一样地僵住,仿佛冰面上随时会豁开大口把我们吞进去。当蹚过地雷区似的连挪带滑溜到岸边,虽然面色如土,心里却是前所未有的刺激和兴奋。

⑩原来,冷,可以让记忆如此饱满。

(1)根据提示,补写文章的情节。

①闹着要跟奶奶外出

  

  

  

(2)第②段中作者把自己想象成“动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下雪了,轻轻柔柔满天飘荡,伸手去捧,在指缝里倏地溜走了。

②当蹚过地雷区似的连挪带滑溜到岸边,虽然面色如土,心里却是前所未有的刺激和兴奋。

(4)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最后一段文字的理解。

(5)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科学的精神力量

①在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们对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功能日益重视,对科学的物质力量青睐有加,然而,却对科学技术的精神力量重视不够。笔者认为,科学既是一种物质力、生产力,又是一种思想力、认知力,是一种璀璨耀眼的精神力量。在人类文明的百花园中,作为文化范畴的科学,包含着科学思想、科学道德、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等丰富内容,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蕴含着人的创造力的智慧光芒,具有重要作用与价值。

②科学的精神光芒烛照世界。科学作为人类对未知世界的精神探险活动,作为体现人的创造力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在带给我们科学思想、科学理念、科学知识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科学精神,其基本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质疑批判、追求真理,也带来了科学的思维、态度与方法,例如理性思维、严谨求实、注重逻辑、自由探索等。翻开科学史册,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他们开启的科学思维、精神与方法,犹如黑暗里的灯塔,照亮了世界。在科学光芒的烛照下,人们不断擦亮认知的双眸,观照自身与世界的面貌,调整实践的尺度与范围,反思科学与人性的平衡和边界,逐渐积淀与萃取出科学的世界观。

③科学的精神光芒照耀社会。科学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社会科学关注人类社会与历史,揭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丰富我们对社会的理解和认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治理社会。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出现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重要理论成果,以及研究动态系统和开放系统的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理论,不仅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组织管理资源、社会、企业等以维护人类活动生存空间的最优环境系统等现代科学方法与思维,例如系统思维方法等。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在不断创造出便捷有效的科技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塑造和重构着人类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④科学的精神光芒点亮未来。科学的发展塑造了一个有序和谐新奇美好的新世界,使人类对未来充满憧憬。信息科学和数据科学的发展,带给我们崭新的思维方式。比如,在大数据背景下,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可以被预测的。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互不相关的独立事件,而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网络中的一个片段。在这张数据大网之中,许多事件的相关性与其发展的规律变得有迹可寻。再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能感知和意识到三维世界,而超弦理论,却把我们带进一个十维的宇宙世界,带来新的科学思维与方法,开拓出一个新颖刺激而富有美感的精神新领域。

⑤科学所蕴含的理性思维、质疑批判、永恒的好奇心和执着探索等精神,将映照并引领人类面向未来,奋力攀登,不断创造出新的精神高峰。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2)第②段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

(3)第④段中加点字“这”指什么?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什么是科学精神。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下,微信朋友圈有关养生保健、食品安全、生活常识之类的科普信息越来越多,如“房间里摆洋葱可防感冒”“断食可以排毒”……这些信息让人真伪莫辨,难以应对。

针对以上现象,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心定而后方能静

①“手机一会儿推送一条消息,总是忍不住去点开,怎么让人专心工作!”“想安静地看一会儿书,总是被人微信骚扰,真是烦人!”“真的好想静静!”与身边的年轻人接触,常常听到有人这样抱怨。

②的确,如今的世界确实有些喧嚣嘈杂。各种信息一股脑儿地向你眼前涌来,各种言论争先恐后地想要占领你的脑袋。在干扰与诱惑面前,用一段相对完整的时间专注地去做一件事似乎都变得难上加难。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难免被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所“绑架”:新闻资讯要看,热门头条要刷,八卦娱乐要追,朋友状态要赞……形象地说就是手机一开一关,一天就过去了。

③静不下心,集中不了注意力,怪谁?是该怪这世界变化太快,科技发展太迅速,还是怪周围的人太吵闹,环境太嘈杂?外界的影响诚然不能否认,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有这样一则故事,大抵揭示出躁动的本源:两个僧人看见“风吹幡动”,于是开始争论到底是什么在动,一个僧人说是“风动”,一个僧人说是“幡动”。六组禅师慧能听后说道:“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那么,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如何才能做到心静?我认为,心定而后方能静!

④什么是心定?郑板桥的《竹石》做了形象地诠释,“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也就是说,心定就是有定力。只要有定力,就能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即使耳边乱纷纷,也自能岿然不动。人称“石佛”的围棋高手李昌镐每逢重大赛事,总能从容镇静,临危不乱,就是因为他在与人对弈之时,有着超乎常人的定力。

⑤要想有定力,胸中必要有志向。《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如果心中缺少大志向,那剩下的就只能是小情绪,外面的点点滴滴、风吹草动都会成为你的干扰源。比如,有一些大学生习惯性旷课,常态性挂科,整天窝在宿舍里打游戏。问他为什么这样,他没觉得是自己没目标,没意愿,没动力,反倒是怪宿舍没氛围,室友把自己带坏了。抱有这种想法的年轻人,不妨多学学毛泽东。年轻时的毛泽东,为了培养随时随地都能专心读书的能力,特地到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闹市读书,时而朗读,时而默念,旁若无人。戏院剧场也是他常去的读书场所。他做到了心定、神静!

⑥今天我们强调保持定力,静下心来,不是要年轻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因为接收的信息太多且鱼龙混杂。如果你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好奇要点开看一下,那么结果往往只能是什么也不记得,什么也没留下。

⑦所以,当你发现自己进入了手机“每隔三秒就有一条新的未读信息”的状态时,不妨适当开启一下“屏蔽功能”,把自己暂时与外界隔离开来,让内心静下来,想想自己的目标,调整好状态再出发。

⑧世界愈是熙熙攘攘,愈是心定然后方能静,心静才愈能彰显力量。所以,别再焦躁着去吼“我想静静”,多向自己的内心寻求定力,才能真正地强大起来,从静中获取制胜的法宝。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简述选文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3)选文第⑤段除运用道理论证外,还有哪两种论证力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⑥段的论述是否有必要?请简要说明理由。

(5)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列举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写出身边年轻人的烦恼,引出论题。

B.选文第②③段由客观到主观地分析了人们静不下心的原因。

C.诸葛亮的名言“非宁静无以致远”可以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

D.选文将大道理寓于小事件之中,说理深入浅出,易于读者理解与接受。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只吃一种食物,我们能活吗

①只吃一种食物,会发生什么呢?有没有哪种食物是相对来说更有营养的,能支撑我们活得更久呢?

②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多数人都喜欢的美味的肉类,肉类富含蛋白质以及我们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但是只吃肉可不可行?红烧排骨香气四溢、美味的牛排让你口齿留香,只吃猪肉或者牛肉的生活一定很美好吧?那可不见得。由于无法从食物中摄取任何葡萄糖,你的身体将会另谋出路,从你自己的脂肪和肌肉中摄取能量,于是你的脂肪和肌肉不断消失,你慢慢变得骨瘦如柴。而且只吃这些肉会造成维生素c严重缺乏,而维生素c是制造胶原蛋白的小能手。长此以往,你将会得坏血病,整日无精打采,肌肉疼痛,全身长着红斑,面容枯槁,牙龈肿胀出血。肉类本身就缺乏纤维素,培根、香肠、热狗这些加工肉类长期过量食用更是会致癌。如果三餐只吃培根,那问题可能就更严重了。比如,一个人每天吃51克培根,他得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几率将增加18%。只吃脂肪含量低一些的瘦肉也会让肝脏不堪重负,影响其处理蛋白质的能力。

③那么,只吃谷物、蔬果呢?它们都属于碳水化合物,这些碳水化合物会向你的身体提供葡萄糖,而葡萄糖能够转化为支持身体基本功能的能量。但是身体将会极度缺乏蛋白质,而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身体分解肌肉来得到所需的氨基酸。为了得到足够的能量,身体吃掉的可不仅仅是让你显得强健、帮助你突显好身材的肱二头肌,那些以肌肉为主的器官(比如心脏)以及身体组织也会变得衰弱。心脏都不再强健,人的身体状态也自然会每况愈下。

④这样看来,肉类和大多数谷物、蔬果都不符合条件。肉类不舍纤维素,也没有重要的维生素。谷物、蔬果富含维生素和糖类,但即便吃一大堆,它们。也无法提供足够的脂肪和蛋白质。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食物能为我们身体提供比较全面的营养?

⑤土豆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它作为一种富含淀粉(可转化为葡萄糖)的食物,竟然还含有许多蛋白质以及多种氨基酸。澳大利亚有一个叫泰勒的瘦身者,坚持一整年只吃土豆,体重从151.7千克减到了99千克。当然,土豆中的脂肪含量比较低,很难满足每天推荐的摄入量,尽管泰勒每天食用大约4﹣5千克土豆,后来还在餐单上增加了红薯(可以为身体提供维生素A、维生素E、铁、钙),身体仍旧会缺少维生素B、锌以及许多矿物质。由于营养不足,他消耗了大量身体里本来存储的脂肪。继续这样吃下去,疾病是难以避免的。

⑥对于人类来说,食物中的一些重要的营养物质还没有走入我们的认知领域。或许短期内缺乏这些物质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长期单﹣饮食,缺乏这些神秘物质,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⑦因此,膳食平衡十分重要。最佳的饮食需要保持食物的多样性、确保营养物质全覆盖,因为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够提供给你生存所需的全部营养。身体为了帮你活下去而向你索取的营养其实可能并没你认为的那样多,但是把这些身体所需的物质从餐盘中取走我们就一定会走向死亡。

(1)本文按照  (说明顺序),说明了“只吃一种食物,我们不能活”的原因是:  

(2)选文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析选文第②段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好处,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第②段:维生素C是制造胶原蛋白的小能手。

第⑥段:或许短期内缺乏这些物质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4)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5)请你根据选文中所学的知识,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走人荒野》中的徒步旅行者克里斯被困荒野,他的食物来源是荒野中的兔子,抛开自然等其他因素,只吃兔子也不一定能帮助他走完最后的征程。

B.泰勒在一年里只吃土豆虽然达到了减肥的目的,但也会导致营养不良,因缺少蛋白质和氨基酸而生病。

C.长期只吃面包可以摄取到大量葡萄糖,但人体会因极度缺乏蛋白质而导致肌肉受损,也会导致心脏受损。

D.营养学家认为:健康的饮食应该是吃多种食物,其中绿叶蔬菜的摄入是必不可少的,还要少吃油炸食品和加工肉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尘埃深处是繁花

①那天交完班,我刚从一间病房走出来,就看见候诊区坐着一位白皙如莲的﹣子,:姣好的面容,优雅得体的举止,她正在回答医生的问话。我走过去的时候,再次被她的美吸引,于是我多看了一眼。正好她也回过头看我,她的双眸澄澈纯净,如一汪清泉。

②做了相关检查,我知晚了她叫齐雅。她住进了VIP病房,她说常常失眠,有时候头晕,天旋地转。输液的时候,她躺在病床上,一边撒娇一边和母亲说笑。中午时分,父亲来送饭,一家人在病房里共进午餐,吃穿用度尽显阔绰。

③病房里的很多病人,都是面色苍白,一副病快快的神态,而她却不同,除了输液的时候睡着,但凡醒的时候,神采奕奕,妆容精致。爱嚼舌根的同事说,她命好,人长得漂亮,家世背景又好,语气里带着羡慕和嫉妒。谁说不是呢,她的确是个完美的公主。我后来知道了她的隐私:她是某艺术学院的一名优秀的钢琴老师,是学生心中的女神。科里的护士姐妹们越发羡慕嫉妒。我每逢进病房看见她,内心除了被她周身散发的气质吸引外,更多的是嫉妒:她有姣好的面容、婀娜的身姿、很好的工作、富裕的家庭、爱她的父母……一个女孩子该有的她都有了,而我除了自卑什么也没有。我每每想到这些,心绪难平。

④一天,我夜班巡房:大概十二点了,她的病房里还亮着灯,我推门进去,眼前的情景让我大吃一惊。

⑤乔雅坐在床沿上,手里拿着一个假肢正往墙角放,她右膝盖之下是空的!看见我一脸的震惊,她下意识地用被子盖住自己,冲我笑笑。我尴尬地不知说什么好,竞呆呆地站在那里。这是乔雅先说话,打破了僵局,“吓着你了吧,平时我不住病房,除了主管医生,没人知道我的秘密,明天要做一项检查,我怕来不及,就住在医院里,竞被你看见了。”她说完还是笑着,反而是我像做错事的孩子。我胡乱说了几句赶紧出来,内心汹涌澎湃,更多的是怜惜。怎么会这样呢?她明明是个完美无瑕的公主。我望向窗外,黑暗中,一切都在夜幕中静谧安睡,唯有天边那一丝光亮,是一颗星在乌云后,若隐若现。

⑥心里惦记着她,我竞不知不觉又来到她的病房。她问我,能不能陪她聊一会儿。与其说是聊天,不如说是她为我刚才的震惊做一些解释,她说很少有人知道有关她假肢的秘密。

⑦她从三岁开始学跳舞,成为舞蹈家是她最执著的梦想。可是上初中后,一次意外触电,右腿从膝盖下被截肢。那年才十三岁的她,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几次自杀,几次都死里逃生。最后一次,她偷喝了家里的杀虫药,幸好被父母发现,及时送到医院,出院后落下了

手抖的毛病。后来父母多方打听,找到一位医术高明的老中医,说明病情后,老中医什么都没说,只是揭开自己的白大褂,她看见,他只有一条腿!他说:“人活着,不是靠双腿,靠的是一颗完整的心。我只有一条腿活得好好的,你还比我多半条腿呢,怕什么?你还可以有梦想去实现啊。”从那以后,她便常常去老中医那里,不只是看病,更是疗心……再后来她就成了现在的自己。

⑧说完,她淡淡地笑笑,而我似乎看见另外一个不一样的她,在我眼前诉说别人的故事。是啊,如果不是偶然看见,在我心里、眼里,她依旧是那个只会撒娇、文静漂亮的公主。而此刻,我似乎看见那些她曾经的遭遇和磨难,凝聚成一股钢铁般的力量,让她坚强,让她

更加绽放。

⑨她睡着了,脸上满是笑意。我悄悄退出房间;走在走廊的尽头,心绪难平。

窗外,天边有一颗星,异常耀眼,像眼睛,注视着大地,带给深沉无助的黑夜一方光亮,也给黑夜里迷路的人们一抹希望。慢慢地,我看见天边泛起了鱼肚白,黎明来了。那一刻,我内心的迷茫也似晋慢慢退却,一点点被一束光照亮,那些难以启齿的磨难和曾经以为的绝望,慢慢变成了希冀。

⑪是的,繁华尽头有悲凉,尘埃深处是繁花。

(1)依据下表所给内容填空。

事件发展

  

发现秘密

了解真相

情感变化

嫉妒羡慕

  

  

(2)选文以“尘埃深处是繁花”为题,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③段极力写乔雅的美、父母的疼爱和家境阔绰,有什么用意?①

(4)选文多处描写乔雅的笑,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中两处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第⑤段:冲我笑笑

第⑧段:淡淡地笑笑

(5)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⑩段中画线句子。

(6)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A.选文第③段和第⑨段写到“心绪难平”,前者写“我”的不满,设下悬念;后者写“我的释然,照应上文,解开悬念。

B.“我”是文中线索人物,以“我”的见闻感受贯穿全文始终,第一人称的运用能够增强文章的亲切感、真实感。

C.选文第⑦段老中医说“人活着,不是靠双腿,靠的是一颗完整的心”的意思是人活着不怕肢体的残缺,靠的是心灵的完美。

D.结尾第⑪是的,繁华尽头有悲凉,尘埃深处是繁花”与标题相呼应,结构严谨。“是的”意在强调,引发共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