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对错。
1.李姓的唐朝成为第一大姓的主要原因的是“李”为国姓。 ( )
2.《奇怪的东南风》作者归纳的做法是:分析信息——记录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 )
3.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 ( )
4.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 )
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
(1)景德镇的瓷器素以“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罄”这四大特点而名扬四海。()
(2)它乌黑闪亮的釉面上呈现出三处扁圆形的红釉,红釉四周呈现出黄、青、绿各色光泽,恰似三颗太阳喷薄而出,美丽极了。()
(3)薄胎瓷俗称蛋壳瓷,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
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司马光救友》节选自《资治通鉴》。()
(2)《司马光救友》通过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3)《矛盾》通过一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自相矛盾的语言,讽刺了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告诫人们说话做事不要前后矛盾。 ( )
(4)《矛盾》是一则寓言故事。()
(5)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就出自《矛盾》这则寓言故事。()
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对得画对号,错的画叉。
(1)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我们”和邻居对沙漠玫瑰这一特别事物的美的不同理解。
(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学会历史地看问题。()
(3)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八天时间观察到了沙漠玫瑰的复活过程,由衷地赞美了沙漠玫瑰顽强的生命力。()
(4)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针叶型,有点像送真的形状。这句话用到了比喻的修辞。()
(5)我”赞美沙漠玫瑰惊人之美的理由:“出生”于恶劣环境,却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请比较下面的句子,意思相同的打√,意思不同的打X
反复思考来判断。
(1)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是唐代的王昌龄被谪入吴,送辛渐赴洛阳时所作。()
(2)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王维。()
(3) 《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
(4) 《芙蓉楼送辛渐》,前两句叙述送别时的情景。连江的寒雨和孤独的楚山,写出了诗人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