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
荷兰的郁金香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向上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风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白花,镶有浅红花边的,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痴了。有个老板竟然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棵罕见的郁金香。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一座童话里的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所以荷兰人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他们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那可怜的模样了,她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个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1.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2.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写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也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描写(写某一种花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有这样一个“备忘录”
许多人都不知道,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个“备忘录”。
“尽可能站着,这样裤子就能够耐穿到明年春天。”
简直是海外奇谈!这样的“备忘录”还能载入科学史册?然而这是真的,它与科学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有着密切的关系。
写这个“备忘录”的人叫德福列斯特(美国科学家),他年轻时家里很穷,白天四处奔波,靠做各种零活以糊口营生,但晚上一回到自己那简陋杂乱的木板房里,便将生活中的一切艰难困苦都忘得一干二净,而完全沉浸在发明创造的无穷乐趣中了。有一年,他正着迷地研究无线电波和煤气灯火焰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时间出去做零活,穷得身上只剩下一条旧裤子,()他就写下了上面那个备忘录,随时提醒自己注意减少衣服的磨损,()常常光着脚工作,以便节省鞋子。
如此节衣缩食地艰苦奋斗,德福列斯特的研究终于成功了。他设计了一种新奇的玻璃管,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支三极管。三极管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高度繁荣的电子文明的起源。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奔波简陋()一干()()缩食
(2)联系上下文写出近义词。
着迷——()起源——()
(3)在文中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备忘录”?用“——”在文中标出。德福列斯特为什么会写这样一个“备忘录”?你觉得德福列斯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
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旧木棚里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是用一个美丽女子的()和()换来的。玛丽.居里在完成这项伟大发明的同时,也在逐步完对人生意义的()。她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她逐渐变得耳鸣眼花,浑身乏力。而皮埃尔的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变成物理学的(),变成一条条(),她变成了()。
(1)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侵蚀:
歧视:
(2)“浅蓝的荧光”指的是(),为什么说这浅蓝色的荧光是用一个美丽女子的生命和信念换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句子,说说居里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2)她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3)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六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课文中许多地方使用了数量词,我们再来重温一下。
(1)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一 口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
(2)她一生共得了十项奖金,十六枚奖章
一百零七个名誉头衔,其中包括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一个荣誉上尽情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
(3)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六十七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四十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的释放。
画出句中的数量词,体会它在表达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代表我的祖国
1919年到1927年,我国著名的画家徐悲鸿在欧洲留学。那时,中国留学生在外国,不仅经济上困难,政治上也很受歧视。有个外国学生向徐悲鸿挑衅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吧你们送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祖国,等学习结业的时候,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从此,徐悲鸿怀着为中华民族争光的满腔热情,刻苦学习,争分夺秒,经常到卢浮宫、凡尔赛宫等巴黎各大博物馆,临摹世界名作,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候不出来。
有事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了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的第一年,他的画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在几次竞赛中,他都取得了第一名。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轰动了美术界。那个向他挑战的外国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失败者。
(1)从短文中分别找出一个词,概括下面的意思。
①不平等地看待。()
②借端生事,想引起冲突和战争。()
(2)徐悲鸿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3)从“我代表我的祖国”中你感受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