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回来的创意
虽说悉尼歌剧院建成的年代并不久远,它却像埃及金字塔一样闻名于世。一提起悉尼,那贝壳形的歌剧院在海水映衬下闪闪发光的美景,就会浮现在眼前。
悉尼歌剧院坐落在环形海湾碧绿的海水和宁静的草地之间,三面临海,人们又称它为海中歌剧院。它造型独特,外观美丽,整座建筑洁白晶莹,像_____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_,再仔细一看,更像________________。
你可能并不知道,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竟是一位年轻的丹麦人设计的。你也许更没有想到,设计师乌特松的灵感居然源于一只普普通通的橘子。一天,乌特松看见桌子上放着一只剥好的一瓣一瓣散开的橘子,猛然间突发奇想:歌剧院的屋顶是不是也能设计成这么别致的形状呢?于是,他把自己独特的创意画成了设计草图。
当时,很多专家对乌特松的设计嗤之以鼻,认为这个设计简直是天方夜谭,完全不合常规。有人甚至把乌特松的设计丢进了废纸堆。幸亏美国建筑师萨里宁把草图捡了回来,并且竭力支持乌特松的设计方案。于是,悉尼才有了这个伟大的标志性建筑。
1.在文中第1、3节中找到一对近义词写下来。
( )——( )
2.照样子写词语。
(1)闪闪发光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普普通通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解释第4小节中的两个词语的意思。
(1)幸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竭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你在《悉尼歌剧院》中学到的句子填在第2节中。
5.回答问题。
乌特松独特的创意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春天到了,可是……”这富有诗意的言语,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是的,春天是多么美好啊,那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那教堂尖顶的莺飞燕舞,那塞纳河畔嬉戏的孩子,怎能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浓烈—( )陶醉—( )
(2)找出这段话中描写春天的词语。3分
绿树红花 :( )、( ) ( ) 、
(3)用“波浪线”画出这两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4)
陈述句:
陈述句:
(4)“春天到了,可是……”省略了什么内容? 3分
阅读理解
时光老人与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儿玻璃球,青年时代玩儿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了!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着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了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的话,便向自己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他看见几个孩子在玩儿玻璃球,他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儿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痛哭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那么生气。从此,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谁也别想多得一分一秒!
(1)“返”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
(2)“熟悉”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懊悔”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
(3)回答问题。
①流浪汉苦苦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时,是怎么说的?用“____”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②流浪汉第一次见到时光老人时,呜呜地哭着,他说:“我真后悔呀!”你知道他后悔什么吗?后来他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脚比路长
古老的阿拉比国坐落在大漠深处,多年的风沙肆虐,使城堡变得满目疮痍,国王对四个王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据说 A的卡伦。
卡伦距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过许多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泽,还要涉过很多的江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于是,国王决定让四个儿子分头前往探路。
大王子乘车走了7天,翻过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一问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沼泽,还要过大河、雪山……便调转马头往回走。
二王子策马穿过了一片沼泽后,被那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来。
三王子漂过了两条大河,却被又一片辽远的大漠吓退返回。
一个月后,三个王子 B回到了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都再三特别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
又过了5天,小王子 C地回来了,兴奋地报告父亲——到卡伦只需18天的路程。
国王满意地笑了:“孩子,你说得很对,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
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那为什么还要派我们去探路?”
国王一脸郑重道:“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的,脚比路长,远方无论多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双足去抵达。人生亦是如此,我们不怕目标的高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勇气、热情、执着……只要心头时时燃烧着坚定的信念, D地行进下去,就会惊讶地发现——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
(1) 文中A、B、C、D四处的横线上。选用哪个词语最适合?写在横线上。
风尘仆仆陆陆续续美丽而富饶一往无前
A. ___________ B.___________C. 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第11自然段中的“郑重”的意思是___________。
第12自然段中的“抵达”可以换成___________。
(3)请你联系上下文,把第11自然段补充完整。
(4)读了短文,你明白了“脚比路长”的意思是吗?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向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或者把食物分成小块,各自衔一块带回去,或是同心协力把食物运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的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胃口,触角就摆动得特别猛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就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圈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然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划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球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划断,蚂蚁就迷路了。
(1)下面三个题目,你认为哪个做这篇短文的题目最合适。请你选择一个,在( )里打“√”。 并把题目写在文段前的横线上。
①蚂蚁“搬兵”( )②蚂蚁的趣闻( )③蚂蚁认路( )
(2)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本事 —— ()强烈 ——()
(3)根据下列意思,选择相对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
同心协力招呼
①呼唤()②统一认识,共同努力()
(4)蚂蚁是怎样把食物运回巢去的?请用“”划出有关的句子。(2分)
(5)认真阅读短文后填空。
①短文分别从、和三方面介绍了蚂蚁。
②蚂蚁认路主要靠,还可以认路。
(6)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划出有关句子。(1分)
(7)你喜爱文中的蚂蚁吗?为什么?(2分)
阅读理解。
鼓励
在纽约一个叫大沙头的农民窟里,生活着一群黑人孩子。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玻璃。校长为了教育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每天在课堂上,都要为孩子们看手相,预测孩子们的未来。
当有一个孩子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这个孩子大吃一惊。因为他是班里学习最差、最调皮的孩子。但孩子记下了校长的话,并且相信了它。
从那一天起,“纽约州州长”像一面旗帜,约束、鼓舞着这个孩子。他身上不再沾满泥土,说话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努力学习,勤奋向上。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里,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这个人就是纽约州第五十三任州长,也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的名字叫罗杰˙罗尔斯。
罗尔斯的校长并不是能预知命运的圣人。他只是用了鼓励,把一个平凡孩子变成了不凡的州长。鼓励就如一粒种子,只要埋下,不论多么深厚的土层,它都能够破土发芽。
(1)校长的一句什么话让这个“学习最差、最调皮的孩子”铭记在心?
(2)罗杰˙罗尔斯是怎样成为纽约州州长的?
(4分)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读了短文,说说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