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
(1)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 + CO(g)  CH3OH(g);ΔH = -90.8 kJ·mol-1
②2CH3OH(g)  CH3OCH3(g) + H2O(g);ΔH= -23.5 kJ·mol-1
③CO(g) + H2O(g)  CO2(g) + H2(g);ΔH= -41.3 kJ·mol-1
总反应:3H2(g) + 3CO(g)  CH3OCH3(g) + CO2(g)的ΔH= 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②2CH3OH(g)  CH3OCH3(g) + 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浓度/(mol·L-1
0.44
0.6
0.6

①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______ v (填“>”、“<”或“=”);
②若加入CH3OH后,经10 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 = _______________,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 = __________________;
(3)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及c(C)=0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_________0,判断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CH4和O2 ,电解质为KOH溶液。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实验,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闭合K开关后,a、b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其中b电极上得到的是________,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每个电池甲烷通入量为1 L(标准状况),且反应完全,则最多能产生的氯气体积为________L(标准状况)。
(4)要用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粗铜的精炼实验,粗铜板应与________极(填“A”或“B”)相连;若粗铜中还含有Au、Ag、Fe,它们在电解槽中的存在形式和位置为_______________。

25 ℃时,用浓度为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 0 mol·L-1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1)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V(NaOH溶液)=20.00 mL时,[HY]________[Y],当溶液pH=7时,HZ酸和HX酸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是:HX酸________HZ酸。
(3)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4)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a(HY)≈________。

已知25 ℃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如下表:

弱酸化学式
HSCN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1.3×10-1
1.7×10-5
6.2×10-10
K1=4.3×10-7 K2=5.6×10-11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碳酸的第一级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1=____________。
(2)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CH3COONa、b.NaCN、c.Na2CO3、d.NaHCO3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填字母)。
(3)常温下,0.1 mol·L-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H]B.[H]/[CH3COOH] C.[H]·[OH]D.[OH]/[H]
(4)25 ℃时,将20 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和20mL0.1 mol·L-1HSCN溶液分别与20 mL 0.1 mol·L-1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初始阶段
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________c(SCN)(填“>”、“<”或“=”)
(5)体积均为100 mL pH=2的CH3COOH与一元酸HX,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释相同倍数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________醋酸溶液水电离出来c(H)(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5 ℃时,在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若测得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________mol·L-1(填精确值),c(CH3COO)/c(CH3COOH)=________。
(7)写出少量CO2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已知:SO2(g)+O2(g)SO3(g) ΔH=-98 kJ· mol-1
(1)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若在此温度下,向10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0 mol SO2(g)、16.0 mol O2(g)和3.0 mol SO3(g),则反应开始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
(2)一定温度下,向一带活塞的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SO2和1.0 mol O2,达到平衡后容器体积变为1.6 L,则S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3)在(2)中的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SO2(g)平衡浓度比原来减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 mol O2
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0 mol SO3
C.降低温度
D.移动活塞压缩气体
(4)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原理为2SO2(g)+O2(g)2SO3(g),反应混合体系在平衡状态时SO3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在D点时v<v
B.反应2SO2(g)+O2(g)2SO3(g) ΔH<0
C.若BC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BKC,则KB>KC
D.恒温恒压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向左移动

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 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 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质量分数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
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L;
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_________g;
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pH是否发生变化:
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