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使用某农药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原因是

A.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
B.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C.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变异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E/e与F/f所控制,只有当E、F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否则开白花。下列选项中都符合条件的亲本组合是
P:紫花×白花

F1: 3/8紫花 5/8白花

A.EeFf×Eeff EEFf×eeff
B.EeFf×eeFf EeFF×Eeff
C.EeFf×eeff EeFF×Eeff
D.EeFf×Eeff EeFf×eeFf

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

A.同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始终和着丝粒的数目相同
B.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D.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数目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同

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为纯种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情况,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用2 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该细胞可能是某种植物分生区的细胞
B.如果将植物细胞换成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置于乙二醇溶液中的红细胞最终可能会胀破
C.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
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可得到类似蔗糖溶液的结果

下图表示发生在某动物精巢内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中(不考虑细胞质DNA分子数量的变化)。下列各项对本图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a~e表示初级精母细胞,f~g表示精子细胞变形成精子
B.b点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形成,g点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
C.d~e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e~f过程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e点表示次级精母细胞形成,f点表示减数分裂结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