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 A.3/4与1∶1 | B.2/3与2∶1 | C.1/2与1∶2 | D.1/3与1∶1 |
Na+-K+泵是一种常见的ATP-驱动泵(如图所示),是在动物细胞的能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载体,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由此可知 ( )
| A.该载体不一定能催化ATP水解,但一定能促进物质的转运 |
| B.Na+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转运,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易化扩散 |
|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Na+和K+通过Na+-K+泵跨膜运输的方式不同 |
| D.Na+-K+泵只对维持动物细胞内液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A.抗原刺激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和B淋巴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 |
| B.效应B细胞与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
| 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
|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
观察下列图解或图示,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 A.图甲和图乙中可发生基因重组的是④⑤过程 |
| B.图甲、乙、丙的变化只会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 C.图丙的变化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
| D.图甲中的①②过程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图乙中⑥过程属于配子间的随机组合 |
5-溴尿嘧啶(5-BU)是胸腺嘧啶的类似物,可取代胸腺嘧啶。5-BU能产生两种互变异构体,一种是酮式,一种是烯醇式。酮式可与A互补配对,烯醇式可与G互补配对。在含有5-BU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可以得到少数突变型大肠杆菌。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A+T)/(C+G)的比值不同于原大肠杆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5-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诱发DNA链发生碱基种类替换 |
| B.5-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阻止碱基配对 |
| C.培养过程中可导致A/T对变成G/C对,或G/C对变成A/T对 |
| D.5-BU诱发突变发生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 |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 )
| A.光反应强度升高,碳反应强度降低 |
| B.光反应强度降低,碳反应强度降低 |
| C.光反应强度不变,碳反应强度降低 |
| D.光反应强度降低,碳反应强度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