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中有延长端粒的端粒酶,正常细胞中的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多而变短。推测导致正常细胞不能无限增殖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
A.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 |
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 |
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 |
D.体细胞中没有端粒酶 |
下列有关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 |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
C.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 |
D.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
草甘膦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能不加选择地杀死各种杂草和农作物。将抗草甘膦基因转入油菜中,使油菜能抗草甘膦。在转基因油菜种植多年后,调查发现在公路边的野生油菜有80%含有抗草甘膦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野生油菜体内的抗草甘膦基因主要源自转基因油菜的花粉 |
B.80%的野生油菜体内出现抗草甘膦基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C.含抗草甘膦基因的野生油菜是经自然选择进化出的新物种 |
D.大量使用单一除草剂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物种多样性 |
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 |
B.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 |
C.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 |
D.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3H标记 |
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全部的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多少( )
A.50%和50% | B.62.5%和50% |
C.50%和62.5% | D.50%和100% |
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32.9%和17.1% | B.31.3%和18.7% |
C.18.7%和31.3% | D.17.1%和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