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4分)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①中用硫酸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利用了SO2的还原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⑥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4)从含溴海水中吹出的溴也可用纯碱吸收。纯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Na2CO3+Br2→NaBrO3+NaBr+CO2,吸收1molBr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mol。纯碱吸收后再用硫酸酸化,单质溴又从溶液中析出。
(5)化学上将SCN、OCN、CN等离子称为“类卤离子”。现将KSCN溶液滴加到酸性Fe3+溶液中,溶液立即变成血红色;通入SO2后,血红色消失。血红色消失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工业制备硝酸流程如图1:

①上述尾气中的NO一定条件下可与氨气反应转化为氮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某同学在实验室蒸馏含有Mg(NO32的稀硝酸制取浓硝酸,除导管、酒精灯、牛角管、锥形瓶、温度计、蒸馏烧瓶外,还需的玻璃仪器有
(2)某兴趣小组采用如图2装置制取并探究SO2气体的性质.
①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如图2所示装置制取所需SO2的是 (填序号)
A.Na2SO3溶液与HNO3 B.Na2SO3固体与浓硫酸
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铜与浓H2SO4
②将SO2通入到以下有颜色的溶液中,溶液的颜色均褪去,其中属于漂白的是
A.紫色高锰酸钾溶液 B.氯水 C.品红溶液 D.红色酚酞溶液
③证明c中生成气体是SO2,d中加入品红溶液后,打开活塞b,反应开始,待d中溶液 后,再 (填实验的操作)试管d中的溶液,颜色又恢复,证明气体是SO2
④指导老师指出应增加一尾气吸收装置,并帮助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其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

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 )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1)MgCO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加入H2O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滤渣2 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4)煅烧过程存在以下反应:
2MgSO4+C2MgO+2SO2↑+CO2
MgSO4+CMgO+SO2↑+CO↑
MgSO4+3CMgO+S↑+3CO↑
利用右图装置对煅烧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步检验或收集。

①D中收集的气体可以是 (填化学式)。
②B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 (填字母)。
a.NaOH 溶液 b.Na2CO3溶液 c.稀硝酸 d.KMnO4溶液
③A中得到的淡黄色固体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产物中元素最高价态为+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滴定实验是中学常用的定量实验,主要原理是利用已知浓度的某溶液滴加到未知浓度的溶液中,通过恰好完全反应的“终点”的判断,实验测出消耗的两种物质的量来计算未知浓度的溶液的浓度。
下面是甲同学用滴定实验来测定食用精制盐中的碘含量(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KIO3)。
已知:I2+2S2O32=2 I+S4O62,其步骤为:
A.准确称取w 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00×10-3 mol/L的Na2S2O3溶液15.00 mL,恰好反应完全。
(1)配平化学方程式 KIO3 KI+ H2SO4 K2SO4 I2 H2O
(2)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当滴加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后,溶液由 色变为 色,且颜色半分钟内不改变 。
(3)根据以上实验,所测精制食盐中的碘含量是 mg/kg。(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
(4)已知在酸性环境下:2H+ + S2O32- =" S↓" + SO2 ↑+ H2O,所以乙同学认为在c操作前应 ,否则实验测得食盐中碘的含量会 (填“偏高”或“偏低”或“没有影响”)

甲、乙两个小组利用酸性KMnO4与H2C2O4溶液反应,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2MnO4- + 5H2C2O4+ 6H+=2Mn2+ +10CO2+8H2O)
甲组:利用右图装置,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气体体积的大小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实验中所用KMnO4溶液均已加入H2SO4

序号
A溶液
B溶液

2ml 0.2mol/LH2C2O4溶液
4ml 0.01mol/LKMnO4溶液

2ml 0.1mol/LH2C2O4溶液
4ml 0.01mol/LKMnO4溶液

2ml 0.2mol/LH2C2O4溶液
4ml 0.01mol/LKMnO4溶液和少量MnSO4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分液漏斗中A溶液应该 加入(填“一次性”或“逐滴滴加”)
(3)实验结束后,读数前为了使两个量气管的压强相等,避免产生压强差,影响测定结果,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乙组:通过测定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多少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为了探究KMnO4与H2C2O4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室温下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
1
2
3
4
水/ml
10
5
0
X
0.5 mol/L H2C2O4/ml
5
10
10
5
0.2 mol/L KMnO4/ml
5
5
10
10
时间/s
40
20
10
---

(4)X=
A.5B.10C.15D.20
4号实验中始终没有观察到溶液褪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1)试剂X的化学式为: ,试剂Y的化学式为: ,操作Z的名称:
(2)判断试剂X已过量的方法是
(3)第④步中,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是
(4)下列仪器中,蒸发结晶时会用到的是 (写仪器名称)

(5)为检验精盐纯度,需配制1000mL 0.2 mol/L NaCl(精盐)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人们常将配制过程简述为以下各步骤:A冷却;B称量;C洗涤;D定容;E溶解;F摇匀;G转移;H装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_______ (填序号)。

A.B E F G C G D H A B.B E G A C G F D H
C.B E A G C G D F H D.B E A G C G D H F

②若定容时,仰视,会造成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填“偏高”或“偏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