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铁是广泛应用的金属。
(1)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工业上通常采用高炉炼铁的方法制得单质铁,请写出用赤铁矿与CO反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2)请补充完成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操作步骤:
①取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③继续煮沸至               
④停止加热。
(3)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已知Fe(OH)2呈絮状,不易从溶液中除去)

注: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ol·L-1计算现有某溶液含有Fe2+、Fe3+、Zn2、SO42-,要使溶液中的Fe2+和Fe3+完全沉淀,需往溶液中先加入H2O2,作用是          ,然后再加入NH4HCO3调节pH至            ,NH4HCO3中起调节pH作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①设计实验探究铁钉和钢钉在碱性溶液中遇到高锰酸钾时是否能发生电化学腐蚀。实验如下

①完成下列表格

②实验2比实验1能够较快看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沉淀溶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下图中A为淡黄色固体,B、C为溶液,D为气体,E、F为白色沉淀。

①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B→A的化学方程式

③C→F的离子方程式
④E→D的离子方程式
⑤上图中共发生了8个反应(每根箭头一个反应),其中有个是氧化还原反应;从上图出现的物质中选出反应物,写出一个置换反应,以验证氯元素原子的氧化性比硫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强
(2)把某黑色固体单质A加热至红热,投入到一种无色溶液B中,产生由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X ,将X做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由此可以推断:A为;C为
②写出D加入F生成E和G的离子方程式
③C通入澄清石灰水时,若气体通过量则白色沉淀又会溶解,写出白色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

甲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氯化铁,A是氯气发生装置(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B中的饱和食盐水用来除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D管中放置有铁粉。氯化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和水剧烈反应冒出烟雾。试完成下列问题:

(1)烧瓶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气体通过容器C的目的是
(3)石英玻璃管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球形干燥管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5)氯化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和水剧烈反应冒出烟雾的化学方程式是
(6)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装置中的B可以不用,将A与C直接相连就行了。
丙同学认为乙同学这样做,可能引起爆炸,而且生成的氯化铁中可能混有氯化亚铁。丙同学为了验证自已的猜想是正确的,取了乙同学制取的氯化铁固体少量加入试管中,并加入稀硝酸,观察到液面上面出现红棕色,而且红棕色渐渐上移,最后只在试管口可观察到红棕色,试管内气体无色,由此丙同学认为乙同学制取的氯化铁固体中含有氯化亚铁。
你认为丙同学所说的爆炸可能原因是;你认为丙同学用稀硝酸而不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检验氯化亚铁的存在的原因是

实验室配制500 mL 0.5 mol·L-1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好的NaCl晶体放人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人500 mL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离刻度l~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中除托盘天平、烧杯、量筒外还有
(3)实验中就称取NaCl晶体的质量是g;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A、定容时俯视;B、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5)若定容时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应如何处理?

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 B.升华 C.结晶 D.分液 E.蒸馏 F.过滤

(1)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2)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
(3)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4)______分离CCl4和苯(二者互溶)的混合物。

A.B.C.D.E为含同一种元素的常见物质。C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在1个C分子中形成共价键的电子数与分子中所含电子数之比为3∶7。C和E均可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请回答以下问题:
(1)常温下将气体B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生成A和D,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写出E与氧气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3)D和E生成的化合物在某温度下加热分解,同时生成两种氧化物。且在此过程中,若有0.5 mol该化合物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mol。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下图所示是进行木炭与D浓溶液反应,并检验生成的气体和反应的热效应的实验装置,它具有无污染.现象明显等特点。具支试管A中所盛固体下层是无水CaCl2(作载体不参加反应),上层是红热的木炭。实验时慢慢将D浓溶液滴到木炭上,反应即开始进行且能长时间剧烈反应。①写出木炭与D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该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③试管B内出现的现象为
④在实验临近结束时,发现滴管中的D浓溶液难以滴下。若想再滴入几滴D浓溶液使木炭反应完全,最简单的办法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