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C同主族,B、C、D同周期;A的气态氢化物比C的气态氢化物稳定;B的阳离子比D的阳离子氧化性强;B的阳离子比C的阴离子少一个电子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A>C>B>D B.单质熔点:D>B,A>C
C.原子半径:D>B>C>A D.简单离子半径:D>B>C>A
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NO3)2溶液 |
B.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
C.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
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Cd(OH)2+2Ni(OH)2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 ()
A.Cd(OH)2 | B.Ni(OH)2 | C.Cd | D.NiO(OH) |
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金属 |
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
C.在铅、银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铅板上有5.18 g铅溶解,正极上就有1 120 mL(标准状况)气体析出 |
D.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 + 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生成nmolAB |
B.容器内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的同时生成nmolB2 |
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的同时生成nmolB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