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交替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A.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
B.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
C.棉花—亚麻—桑蚕丝—剑麻 |
D.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 |
下列地貌单元中,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处在地势第二级阶梯的是
A.华北平原 | B.黄土高原 |
C.河套平原 | D.柴达木盆地 |
下列发展方向符合海南岛实际,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A.加大沿海滩涂开发,发展种、养殖业 |
B.利用热带风光和风土民情发展旅游业 |
C.开发海南铁矿,发展钢铁工业 |
D.利用国际旅游岛建设机遇,发展房地产业 |
8月7日,甘肃舟曲县持续40多分钟,降雨量达到90多毫米,强降雨导致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造成遇难1465人,失踪300人,受灾4496户、20227人。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西南与四川省九寨沟县接壤。地处南秦岭山区,东南至西北走向的岷山山系贯穿全境。海拔高度在1173—4504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年平均气温14.1℃,年均降水量400-8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1842小时。据此完成8—10题。灾情发生后,对抢险救灾指挥决策、灾情评估等具有重要作用的技术是:
A.IT技术 | B.RS技术 | C.GIS技术 | D.GPS技术 |
与舟曲县泥石流灾害发生事件相关很小的是:
A.周边沟壑纵横,高差悬殊的复杂地形因素 |
B.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降雨总量多 |
C.汶川地震对舟曲影响很大,地震导致其周边山体的裂度增大、岩层破碎,雨水容易进入,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 |
D.县城选址不当,水利工程设施少。 |
舟曲县地处
A.我国内流区域 | B.我国干旱区 |
C.我国季风区 | D.我国年太阳辐射量丰富区 |
2005年12月26日,我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工程正式开工。溪洛渡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云南省永善县与四川省雷波县相接壤的溪洛渡峡谷,是金沙江下游梯级4座大型电站中的第三个梯级,设计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装机容量仅次于三峡水电站。这是金沙江梯级电站的第一个开工建设项目,标志着金沙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结合读图回答6—7题。溪洛渡水电站与三峡水利枢纽相比,溪洛渡水电站最突出的优势是:
A.淹没耕地指标小,人口迁移压力小 | B.“西电东送”作用更突出 |
C.交通更为有利,方便大型机械设备进入 | D.地势开阔便于施工 |
关于溪洛渡水电站的综合效益叙述错误的是:
A.是长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B.与黄河相比,金沙江含沙量很小,所以对下游拦沙作用不显著 |
C.可以增加三峡、葛洲坝两水利工程的发电量 |
D.能够改善金沙江的航运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