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
|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
|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
|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
|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
北宋“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已何与焉?”“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这两句话的含义有()
①天地之间有“理”,还有“气”②理就是天理,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③天下万物都可以用理来解释④要穷理就必须在“物”外求“心”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盲”。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
|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
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 )
| A.民贵君轻说 | B.人性本善说 | C.先义后利说 | D.浩然之气说 |
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到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和谐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各项中,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是()
①“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②“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入任焉,敏则有助,惠则足以使人”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也”
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 A.重视礼仪教化 | B.主张礼法并施 | C.强调严刑峻法 | D.提倡为政以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