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科恩在《论民主》中说“国家之间常为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民主发生争论。如果指称某一政府或某一套国家制度是民主的,那只会使这一问题益加混乱。声称某些国家是民主的,是要以武断的方式来解决这类问题。这是用未经证明的假定来进行辩论。问题的焦点是这一套或那一套国家制度更民主一些(或不太民主)。”该学者的核心观点是 ( )
A.民主至今还未真正实现 | B.有国家就不可能有民主 |
C.民主是一个比较级概念 | D.对民主的争论毫无意义 |
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
年份 |
佃农(%) |
半佃农(%) |
自耕农(%) |
1935年 |
29 |
24 |
47 |
1936年 |
30 |
24 |
46 |
1937年 |
37 |
26 |
37 |
1938年 |
38 |
27 |
35 |
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
A. |
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 |
B. |
生产结构的调整 |
C. |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
D. |
土地兼并的趋势 |
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A. | 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 B. | 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
C. | 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 D. | 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
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 | 19世纪70年代 | B. | 19世纪80年代 |
C. | 19世纪90年代 | D. | 20世纪20年代 |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 | 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 B. | 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
C. | 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 D. | 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 | 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 B. | 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
C. | 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 D. | 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