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材料出一份货,十份材料出十份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这话听来好像很对,没有材料你出什么货?没有材料你写什么历史?但深入追寻一下,也是有问题的。……所以,不是一份材料出一份货,而是同一分材料在不同人的脑袋里,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脑袋里可以出好多份货。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 | B.史料解读当遵循逻辑性 |
| C.史料蕴含信息有多寡之分 | D.史料解读具有主观差异 |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的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 |
| B.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 |
| C.美国的联邦宪法是一件好看而不适用的美丽艺术品 |
| D.美国的联邦宪法是美国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响而独自发明的 |
1935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宣布罗斯福总统签署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宣告无效。这表明美国()
| A.工业复兴收效甚微 | B.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
| C.联邦主权遭到削弱 | D.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
1840年4月7日,英国下议院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内阁的侵华议案,5月10日,英国上议院也通过了这一议案。这表明英国()
①内阁拥有立法创议权②内阁对议会负责
③议会的重心在上议院④实行三权分立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经这样评价罗马法:“……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
俗。”罗马法的“理性”,主要表现为()
| A.罗马法追求并且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 |
| B.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的思想 |
| C.罗马法完全摒弃习惯法,是成熟的成文法 |
| D.罗马法主张维护平民的利益,反对奴隶制 |
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
|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
|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
|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