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
16世纪以前,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1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16世纪的西欧出现通货膨胀。这种现象
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 B.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
C.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D.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
下图是国民政府在20世纪40年代发行法币数额变化情况的制图,法币大量发行带来的影响是
A.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迅速开展 |
B.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
C.引发通货膨胀造成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
D.为资产阶级民主政制奠定了物质基础 |
《清末民初中外进出口贸易入超比率示意图》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化的情况,变化的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前后,政府倡导发展实业②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提倡国货③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④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新华网公布“西方镜头下的1850年中国”29幅图,再现了中国当时的社会场景。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军队在训练拉弓射箭 | B.传统纺织缝纫场景 |
C.贵族乘火车出行 | D.官员按等级就座 |
《复兴之路·千年变局》中记载:“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谬认识的发生源于
A.重农抑商政策 | B.闭关锁国政策 | C.天朝上国思想 | D.君主专制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