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贝尔太太在城外修了一座花园。花园又大又美,吸引了许多游客,他们兴高采烈地跑到贝尔太太的花园里游玩。
年轻人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小孩子扎进花丛中捕捉蝴蝶,老人蹲在池塘边垂钓。有人甚至在花园里支起了帐篷,打算在此度过他们愉快的盛夏之夜。贝尔太太站在窗前,看着这群快乐得忘乎所以的人们。她越看越生气,就叫仆人在园门外挂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私人花园,未经允许,请勿入内。可是不管用,那些人还是成群结队地走进花园游玩。
后来,贝尔太太想出了一个主意,她让仆人把园门外的那块牌子取下来,换上了一块新牌子,上面写着:欢迎你们来此游玩。为了安全起见,本园的主人特别提醒大家,花园的草丛中有一种毒蛇。如果哪位不慎被蛇咬伤,请在半小时内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否则性命难保。最后告诉大家,离此地最近的一家医院在威尔镇,驱车大约50分钟即到。
这真是个绝妙的主意。那些贪玩的游客看了这块牌子后,对这座美丽的花园望而却步了。
1.根据意思,写成语。
(1)因过分得意、兴奋而忘记一切。形容得意忘形。 ( )
(2)一点也没有顾虑。 ( )
(3)看到了危险或力不能及的事而往后退缩。 ( )
2.画出文中描写贝尔太太想出的绝妙主意的句子。
3.读句子理解意思。
私人花园,未经允许,请勿入内。
(1)“未”的意思是__________;“经”的意思是__________;“勿”的意思是__________。
(2)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到了,大地复苏,花儿开放,整个大自然充满了生机,我十分喜爱这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我家门前有一片空地,上面种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生命],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开了一片绿色的天地。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一阵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时而舒展双臂,时而左右摇摆。它们像一群活泼的小女孩,天真可爱。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你别看小草这样[软弱、柔弱],可它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大雨。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小草。呀!小草好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果然,小草又慢慢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像在骄傲地说:“你看,我们是多么顽强啊!”
小草,没有鲜花那么娇艳,没有白杨那么[挺拔、挺立],可是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坚强]!人们说“疾风知劲草”,小草是当之无愧的。
⑴给短文加个题目,合适的是()。
A.小草
B.我家门前的空地上
C.我爱小草
D.美丽的春天
⑵文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是()。
A.生机;软弱;挺拔;坚强
B.生机;柔弱;挺拔;顽强
C.生命;柔弱;挺立;坚强
D.生命;软弱;挺立;坚强
⑶“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应取哪种意思?()
A.疾病
B.痛苦
C.痛恨
D.急速,猛烈
⑷下面对于课文内容的表述,哪句话更准确?()
A.本文表现了作者喜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B.本文赞扬了作者喜爱小草的思想感情。
C.本文赞扬了小草坚强不屈,有顽强的生命力。
D.本文赞扬了小草的美丽可爱。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难忘的体罚
(1)也许,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同样也有威信极高而能使所有学生都敬畏如神的老师,但肯定不会有哪位老师会像在我们镇上呆了30多年的弗洛斯特女士那样,差不多成了全镇老少的严师。
(2)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众人心底的,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3)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松木板子取下来,比试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浪费我的时间,而我早已年纪不轻了,奉陪不起――好吧,下面就开始考试。”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了下来,拿起一本书,径自翻了起来。
(4)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任凭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果然,伊丽莎白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赶紧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她正读得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我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
(5)这次作弊的代价是整整一个周末的痛苦煎熬。晚上,又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才迷糊过去,又被噩梦惊醒――连卧室墙上那些歌星们的画像似乎都变成了弗洛斯特女士,真让我心惊肉跳!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现在只是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我打定主意,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
(6)周一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站到了老师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不做这种事了,就是:(没说出口的是“请你宽恕。”)
(7)“姑娘们,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特女士拿起我们的试卷,撕了,扔进废纸篓。“考试做零分计,而且......”
(8)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地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囫囵了。
(9)她吩咐我们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我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的脸上看到对方的窘态。“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她说。
(10)我________(A抖抖索索 B慢吞吞)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听人说,人越是紧张就越是感觉到痛苦,老师会先惩罚谁呢?
(11)“啪!”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看来,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我尽管自己没挨揍,眼泪却流出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接着传来了伊丽莎白的呜咽。
(12)“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开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啦!我终于鼓起了勇气:“请您别打了,别打伊丽莎白了!您还是来打我吧,是我的错!”
(13)几乎在同时,我们都睁开了眼睛,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想不到伊丽莎白竟然红着脸说:“你说什么 是你在挨打呀!”怎么疑惑中,我们看见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打。啊,原来如此!
(14)――这便是我们经受的“体罚”,虽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在弗洛斯特任教的几十年中,这样的:体罚:究竟发生了多少回,我无从得知。因为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大约多半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的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
⑴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因为这次作弊,:我:付出的代价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文章画线句子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根据上下文给第(10)小节的空缺处选择恰当的一项,并结合语境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文章最后揭示了弗洛斯特并没有真正体罚:我们:,这在前文中有伏笔,请用波浪线画出来。(3分)
⑹从全文看,弗罗斯特女士采用这种体罚方式,是希望学生真正记住哪些东西?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弗洛斯特女士对:我们::体罚:,为什么会令:我们:难忘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一)烟台的海(节选)
春天,海水变得绿莹莹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大海也不例外。脱去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静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⑴读了这段文字,春天烟台的海给你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__。(1分)
⑵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主要采取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模仿造句。(1分+2分)
⑶你从画横线的句子中的:扑:字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庄重的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凝重。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遇到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头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挪动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气氛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
我快步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⑴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欢悦不已:。
兼而有之:。
⑵从文中找到一句反问句写下来,并将它改成陈述句。(2分)
反问句:。
陈述句:。
⑶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盲人为乘客演奏的曲子有:(写四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孩子的动作……”这一句的“居然”的意思是_________,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这一切”是指
。(4分)
⑷“我快步下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4分)
⑸文中的乞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阅读理解。
滴水穿石的启示(节选)
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shǔ shù )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他的画室里挂着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jiāo jiào )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也仍(rēng réng )然坚持每天花三幅。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⑴用“√”标出括号中正确的读音。
⑵“挥毫作画”的“毫”意思_______,“坚持不懈”的“懈”意思是______。
⑶文中“不教一日闲过”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你的积累中,也表达这一意思的名句有。
⑷文中“顽石”指的是,“滴穿顽石”指的是“滴穿”这个词上加上引号,表示。